中國平安投資縮水銀行“救火” 今年或仍需融資

2012-03-23 09:14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范樂

  一改往日的“小心謹慎”,中國平安率先“報喜”,成為2012年第一家發佈年報的保險公司。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4.75億元,同比增長12.5%。

  在股市萎靡不振、投資業務受挫的情況下,中國平安旗下銀行業務利潤貢獻同比大幅提升176.8%。目前,控股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發展”)重大資産重組交易已經完成,深發展與平安銀行的整合平穩推進。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一直關注成本控制,去年利潤增長也有成本管控方面的貢獻。平安始終把成本投入放到‘前線’,注重行銷員隊伍的擴充。”

  利潤結構趨合理

  “多元化的業務結構,使得中國平安對股市的依賴度小于同業,尤其是並表深發展後,銀行業務的貢獻率與日俱增。”市場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在投資方面,中國平安去年加大了固息資産投資力度,卻仍受累于股市震蕩,導致全年總投資收益率下降0.9%。

  中國平安副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在分析財務數據時指出,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由前年的4.9%下降至4.0%,如果再加上可供出售金融資産浮虧43億元,調整後全年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只有1.66%。

  “2011年,平安資産管理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應對股票市場低迷的不利局面,優化資産配置,把握國內債券市場投資機會,加大固息資産投資力度,取得了穩定的投資收益。”陳德賢分析到。

  按照投資與負債匹配原則,中國平安去年加大固定收益投資佔比,尤其在第三季度加大債券等投資力度,這類投資利好也將在未來幾年對公司投資收益有所貢獻。

  “由於受國內外股票市場大幅調整的影響,2011年總投資收益率下降。”陳德賢表示,“2012年,我們將維持去年的策略,加大固定收益投資。目前股市尚存不確定性,中國平安將審慎投資,抓住機會,尋找相匹配的投資品種。”

  另據年報顯示,中國平安2011年仍能維持凈利潤正增長,主要歸因于三大業務的均衡發展。旗下平安壽險、平安財險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8.5%、28.8%;銀行業務的貢獻利潤大幅提升176.8%,其中並表後的深發展的利潤貢獻為56.20億元,平安銀行貢獻23.57億元。

  償付能力待提高

  申銀萬國分析認為,2012年,中國平安的保險業務壓力尤其大。近期關於銀保渠道的負面影響仍然會持續,平安個險渠道的預期仍然偏謹慎。而在保監會推出車險費率的條款後,加之汽車銷售難有起色,産險業務面臨的挑戰較大。

  數據顯示:由於壽險保費增速快於利潤增速,同時股票市場下跌影響顯著,2011年下半年平安向壽險注資100億元,併發行40億元次級債,償付能力充足率仍由2010年末的180%下降至156%,接近150%的監管紅線。

  與此同時,平安於2011年上半年向産險注資50億元,同時産險盈利能力提高,償付能力由180%提高至195%,但受資本市場下跌影響,至年末大幅下降至166%.深發展並表因素對集團償付能力産生攤薄影響約20個百分點。

  在對中國平安償付能力問題以及接下來是否具備融資計劃,中國平安並未作正面回復,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僅表示,2012年主要任務是發行260億元A股可轉債。

  日前,平安宣佈未來將擬發行不超過260億元的A股可轉債。任匯川表示,260億元資本的補充將會使中國平安集團的償付能力提升約24個百分點,即將中國平安2011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由166.7%提高至190%。

  任匯川表示,可轉債從審批到發行大約歷時6至9個月。發行成功後,可以滿足集團2-3年的資金需求。他還表示:“子公司還有次級債的發行額度。去年H股增發,是為了滿足並購深發展所需的150億至200億元的資金,此次260億元可轉債是為了補充非銀行業務的資金。”

  但不少券商依然預計,由於産、壽險盈利的內生增長無法支撐較高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而銀行業務的發展面臨更高的資本消耗,中國平安仍需通過發行次級債等方式融資以滿足持續的資本需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