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未來中國銀行業業績“分化”難以避免

2012-02-07 10: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多位專家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國銀行業2012年發展趨勢總體向好,且中長期來看將維持這一態勢。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銀行業必須加快盈利增長模式的轉型,拓寬業務渠道,加快發展中間業務。

  業務渠道亟待拓寬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經過改革之後,中國銀行業已逐漸進入穩健增長階段。“近十年來,在整個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監管部門對於市場開放和鼓勵競爭方面應當説是花了相當大的力氣,成效非常明顯。”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在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時,要推進股權多元化,切實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引導和規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制和增資擴股。

  分析人士稱,未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與此同時,未來銀行業在規模增長上將趨向平穩,業務的重心將由追求“量”轉向追求結構的優化,從而更好地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挑戰。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中國銀行業仍具備長期增長動力,但商業銀行必須更好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自身競爭力,才能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奠定長期競爭優勢。具體而言,商業銀行應立足業務創新、優化結構調整、改善盈利來源、拓寬業務渠道;著力強化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制衡機制,建立規範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郭田勇認為,2003年至今,中國銀行業盈利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源於幾個方面:銀行業改革帶來公司治理和風控水準大幅提升;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形成了良好運營環境等。未來中國銀行業的持續增長必須依靠擴大中間業務、拓寬業務渠道等。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以手續費及佣金為主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恰恰印證了我國銀行業正在經歷的轉型。而作為監管部門,未來可能更多地傾向於對收費情況的監管,使得服務供應和服務消費之間在價格方面能夠更加平衡。

  郭田勇還指出,除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也是銀行業改革極為重要的一環。“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也要進一步降低銀行業的準入門檻,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這會使得銀行業自身的經營更為充分。更重要的是,此舉對於服務中小企業、實體經濟將起到積極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