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代表:警惕金融創新不足可能引致的風險

2012-03-15 11: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金融創新是今年兩會上的一大熱點話題,不少代表、委員紛紛就金融創新支招。國債期貨、中小企業私募債、信貸資産證券化……這一系列金融創新有望在今年推出或繼續推進。

  “應警惕金融創新不足可能引致的風險。”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表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過度的、脫離實體經濟運作需求的、缺乏有效監管的所謂金融創新會帶來嚴重後果。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創新是金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我國金融市場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發育得不夠。如果我國簡單採用西方國家為應對此次金融危機而採取的一些措施,放慢金融創新的步子,有可能帶來始料不及的風險。

  國債期貨 重啟時機成熟

  “作為‘327’事件調查和處理的主要親歷者,我覺得事件過去17年之後,我國經濟和金融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市場和監管情況來看,我國重開國債期貨市場的條件已經成熟。”全國政協委員、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説。

  李劍閣提交的提案建議,儘快重開國債期貨市場。他認為,經過數年努力,國債期貨已完成了合約及規則設計、技術系統開發工作,國債期貨倣真交易已經啟動並在逐步擴大參與範圍。國債期貨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上市條件基本成熟,重開國債期貨市場已水到渠成。

  “重新推出國債期貨交易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説,國債發行和現貨交易利率的市場化,為國債期貨形成合理定價機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另外,持有國債現貨的金融機構避險意願日趨強烈,形成了對國債期貨的巨大現實需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