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報網訊 “十二五”期間,青島服務業經歷了發展提質增效的調整期。全市服務業綜合實力增強、比重穩步提升,高端産業領跑服務業發展,尤其新興服務業實現健康快速增長。市統計局昨日發佈數據顯示,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2630.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4447.13億元,經濟總量是2010年的1.7倍。4年間,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0%(現價),服務業增加值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0%。全市第三産業比重也由2010年的46.4%提升至2014年的51.2%,預計2015年服務業佔比將達到52%。
“十二五”以來,我市服務業稅收收入由2010年的311.1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672.90億元,稅收收入總量是2010年的2倍以上。4年間服務業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1.3%,其中地稅收入年平均增長23.2%;服務業稅收對全部稅收的貢獻率為73%,較“十一五”末提高6.3個百分點。2014年,全市服務業吸納全社會從業人員250.61萬人,增長8.2%,産業吸納從業人員首次超過二産,成為全市吸納就業主力軍。
從服務業主要産業發展情況來看,高端新興産業普遍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年平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遠高於傳統服務業的增長速度。特別是高端新興産業的表現尤為突出:金融業、仲介服務業、會展服務、文化創意産業年平均增長速度都在18%以上,旅遊業的年均增長為16.3%。服務業龍頭企業也逐步成長,億元以上企業培育成效顯著。2014年,全市服務業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數量達到884家,新增億元以上企業數量佔全市新增服務業企業數量的42.7%。“十二五”期間,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産投資由2010年的1710.0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843.40億元,年均增長14.8%。自2012年以來,以高端服務業“十個千萬平米工程”為引領,到2014年年底,全市已有37個産業園區409個項目建成運營,共吸納5619家企業入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1.72億元。
營利性服務業發展迅速,增加值由2010年的423.44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676.72億元。其中增長較快的行業分別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行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570.39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917.84億元,4年間年均增長12.6%。其中增長較快的行業分別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後,全市新興服務業産業轉型繼續加快。其中資産規模年均增長較快的行業有衛生和社會工作、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從業人員年均增長較快的行業有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較快的有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新興服務業企業網際網路普及率明顯提高。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在日常生産經營當中,使用網際網路的企業已達到99.7%,與2012年相比年均提高8.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