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竺:“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新動力

2017年07月13日 10:08   來源:中國青年網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在論壇開幕式中致辭。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拓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 吳楚 李拓 李正穹 陳琛) 7月11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參加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並在開幕式上用中英雙語發表致辭。陳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正在為全球科技創新提供新動力。

  本次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共用”。陳竺表示,“一帶一路”根植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必將成為一條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康莊大道,也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開啟了新的探索、增添了新的活力。

  他指出,科技創新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給予動力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以來,沿線各國之間科技交流日益頻繁,科技探索不斷深入,科技成果逐步豐富,創新範圍從“集中一點”到“帶動一片”,創新領域從“一枝獨秀”到“全面開花”。可以説,“一帶一路”建設為沿線各國提供了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為科技創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我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和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就好比一粒埋入肥沃土壤的‘種子’,迅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必將成為參天大樹,結出纍纍碩果。”陳竺説。

  此外他提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由於國情不同,在經濟、文化、工業、城市發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需要互幫互助、互伸援手,這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嶄新模式。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者,願意更多參與國際治理,盡可能提供國際公共産品;願意與沿線國家分享發展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和幫助;願意為全球經濟強勁、持續、平衡增長分擔應有的責任,這既充分體現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擔當,同時也展示了“一帶一路”合作機制的優勢所在。

  陳竺還指出,今天,“一帶一路”建設秉承了“絲路精神”,將沿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聯繫起來,共同謀劃世界各國的美好未來,共同推動不同文明的融合發展,共同分享人類社會的創新成果。可以説,“一帶一路”建設是時代賦予全世界的發展機遇,是打開人類文明進步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陳竺最後表示,希望大家知難而上、勇攀高峰,努力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航者;希望大家攜手共進、精誠合作,努力成為科技合作的推動者;希望大家互通有無、獻計出力,努力成為科技共用的實踐者,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我們的優勢作用,彰顯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

  據了解,本屆活動由歐美同學會、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歐美同學會(籌)、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政府承辦。隨後,院士們將赴青島開展後續活動,活動將持續至13日。

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