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賢:做農村養老的幸福牽線人 做青港交流的搭橋人

2022年06月28日 11:09   來源:青島市委臺港澳辦

2022年,香港將踏入全新局面——回歸祖國25週年。站在新時代新征程,在青香港同胞攜手青島人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己所長貢獻國家,攜手並肩,向世界展現香港欣欣向榮的新氣象。“情係臺港澳”推出“廿五華章 青港再續——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週年”特別策劃,講好青港交流故事,展現青港合作輝煌成就,傳遞同胞同袍深厚情誼,凝聚偉大復興磅薄力量。

盛夏田園,綠蔭如蓋,鳥叫蟲鳴不絕於耳。在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幸福龍泉維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院裏涼風習習,不時傳來歡聲笑語。在觀影室,老年朋友們津津有味地看著老電影;在康復室,老姐妹們邊拉家常邊享受按摩椅帶來的放鬆體驗;在書畫室,“行家裏手”正切磋技藝……一派安寧祥和。像這樣使農村老人獲得滿滿幸福感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分佈在即墨區各鎮街,為農村老年人提供“醫、護、康、養、娛”五位一體的真情服務。

“我是土生土長的青島即墨人,1993年,我先生隨他的父親來即墨投資,我們倆因此結緣步入婚姻,1999年我隨他去了香港,成為了一名香港媳婦。”2009年,楊玉賢回青處理工作,頻繁往返港青兩地。“我父親患疾四年,這讓我有了很深的體會。作為兒女,我希望父親能得到專業的醫療護理、貼心的生活照料,能在溫馨愉悅的環境中休養身體、心情舒暢。”楊玉賢的願望,也是千千萬萬個為人子女的心聲。

2016 年 8 月,在香港山東招商周上,香港百祥源養老服務諮詢有限公司作為招商引資企業進駐即墨,為首例民生項目引入。次年 4 月,青島維普養老産業有限公司成立,構建“1+17+N”養老服務體系,打造頤養青島-山海泉養老勝地。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青島維普養老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玉賢就是懷著這樣樸素的情懷和初心,開啟了農村養老的“破冰”之旅。

在即墨區政府的支援下,青島維普養老産業有限公司創新“1+17+N”養老服務體系,真正打通農村養老最後一公里。打造即墨 96711 社會服務熱線的智慧養老平臺,實現線上接單、線下服務、線上監管;在即墨的17個鎮街構建17個集醫養結合和社區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綜合微型養老院,以 2.4 公里為服務半徑,設立 N 個線下服務站點,滿足就近老人日間照料、助餐助浴等綜合功能需求,形成15分鐘服務應急響應範圍。由政府出資購買醫養服務套餐,當地衛生院提供醫療支援,維普養老為老年人提供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為主要內容的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切實享受到即墨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維普養老下設培訓中心,吸收本轄區閒賦勞動力和家庭困難勞動力為護理員,經專業系統化培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既助力鄉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又弘揚尊老愛老社會風氣,營造愛老助老濃厚氛圍,為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貢獻了積極力量。

楊玉賢不僅是農村老年朋友的幸福牽線人,也是港青兩地交流交往的搭橋人。2017年12月,楊玉賢加入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擔任常務副會長。近年來,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積極發揮平臺作用,為港青兩地的合作交流搭橋牽線,取得了豐碩成果。同鄉會作為青島市雙招雙引聯絡站,在促進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強化港青兩地青少年愛國教育、結對建姊妹學校、設立獎學金、力推大健康養老服務、招商引資、成立青年分會招才引智等方面,成功搭建了港青兩地橋梁。在邀請香港青年到西海岸新區、膠州市城市發展規劃館和頭部企業進行參觀時,香港青年們在由衷對青島城市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感到讚嘆的同時,也深切感受到青島的創業活力和大好的發展機遇。

“2019年,同鄉會會長董瑞婷帶隊香港杯澳小學到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參觀交流,孩子們對充滿了律動和趣味的教學空間充滿好奇,玩得不亦樂乎。”看到孩子們眼裏亮晶晶的光亮,楊玉賢深感責任重大。她認為開展豐富的港青兩地交流活動,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能夠讓青年學生、少年兒童深切感受偉大時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

回望過去,楊玉賢説,在香港的經歷,賦予她在構建養老服務體系方面的很多經驗。而自己又是從小在即墨古城長大的姑娘,深受傳統孝悌文化的熏陶。“兩座城市的養育成就了現在的我,有朋友問我,將來會在哪座城市落腳、養老,我哪邊都無法割捨,只要我還能走動,我都願意做青島和香港之間的橋。”?楊玉賢表示,站在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的新征程上,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凝聚好鄉情,講好港青故事,為港青兩地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編輯: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