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九月一日 題:臺灣孩子上海喜迎新學年
“翻開爸爸的相簿,我看見了時間的腳步……”新學年第一天,一陣陣略帶稚嫩的朗讀聲從上海臺胞子女學校三年級的課堂傳出,吸引了兩岸媒體記者聚焦。
對于上海的臺灣孩子來說,今天的確有些特別,他們第一次在新家的門口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臺胞學校”,這里朗讀的是來自臺灣的繁體字課本,接受的是臺灣籍教師的悉心輔導。上海臺協會長葉惠德感慨:臺胞子女學校是給上海數千名臺灣孩子最大的驚喜!
臺灣孩子:很開心
登著輪滑鞋向校長鮮花、梳著“爆炸頭”跳霹靂舞,還有不少孩子已經學會用手語“唱歌”……不少臺灣孩子一開學就感到“很開心”。
剛從臺北轉學到上海二年級的小學生廖彥晴告訴記者,喜歡留在上海,是因為家門口就有個“遊樂園”,新學校里還有許多臺灣小朋友。二年級的副班長張傑宥熱情地對記者說:一年級是在昆山的臺商子弟學校讀書,那里太遠了,現在就在家門口,因為很近所以非常開心。
臺灣爸媽:很省心
臺灣學生家長吳女士告知記者:讓孩子就讀該校,主要考慮到自己和先生的工作需要經常往返兩岸,有不確定因素,希望孩子在上海生活的同時,也能跟上臺灣的教育進度。臺商太太高女士正在為今天的開學典禮當“義工”。她說:能在家門口為孩子找到一個可以銜接兩岸教育進度的學校非常難得,看到孩子們快樂,自己就感到很省心。
對此,副校長劉遼萍證實,學校將把臺灣提倡的活潑、創意教育,和大陸講求“基本功”的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教師之間亦是兩岸相互輔佐,所以“兼容兩岸教學之長”成為該校最鮮明的特色。
臺灣教師:很用心
在三年級的教室里,來自臺北縣的韓馥徽老師正在帶領孩子們朗讀、識字。韓老師告知記者:自己從去年七月起就來上海參與籌建學校,為了讓孩子們讀到臺灣的課本,學校可謂不惜運輸成本,而這里的十多位臺灣教師都非常用心。
韓老師用“帥哥”、“靚妹”來稱呼這些可愛的臺灣孩子。她說:教師們正盡力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里剛離開臺灣的孩子不會因為陌生而“掉隊”,而計劃回臺灣升學的孩子也不會擔心“繁體字”這道門檻。(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