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家館的外牆上,一只背上鑲著珍寶的綠色蜥蜴“迎接”著世博遊客,與展館內安放在中心區域的那枚巨型恐龍蛋一樣,它們講述著戈壁上脆弱的生態,以及如“脆弱巨蛋”般的現代化城市。
蒙古國家館展示的主題正是“戈壁與城市”。館長鋼包力德說,蒙古南方戈壁地區近年來隨著礦產開發,現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然而戈壁生態環境是脆弱的,在規劃、建設城市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環境保護,人類城市的發展基于良好的生態平衡。
“我們必須以嚴肅、謹慎的態度對待城市化和城市發展,否則人類將會像恐龍一樣永遠消失在這個星球上。”鋼包力德指著展館中間的恐龍蛋化石和兩具正在互相“掐架”的恐龍化石說。
為了維護這些脆弱城市,蒙古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展館中挂了不少蒙古國風情圖片,大型LED屏上循環放映著戈壁生活——卡車載著貨物在赭石色的戈壁上行駛,不遠處一群野馬飛奔而過。展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樣的景象曾經在戈壁上“絕跡”,這些年來政府花大力氣保護生態資源,讓蒙古人深愛的野馬重新回到了“家”。
蒙古野馬曾大批被販賣到歐洲國家的動物園,到上世紀60年代末野馬在蒙古國絕跡。蒙古野馬成為世界瀕危珍稀動物。為了讓蒙古野馬回歸故鄉,蒙古國實施了10多年引進、放養計劃。他們從荷蘭、烏克蘭、瑞士、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引進野馬進行繁殖,經過多年野化,最終放歸自然。現在,蒙古國已成為世界上野馬最多的國家。
野馬只是“幸運兒”之一。據介紹,截至上世紀末,蒙古先後建立了49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800多萬公頃,覆蓋率為12%,其中面積最大的達530多萬公頃。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野生動物創造了條件,使世界稀有野生動物戈壁熊從20多只增加到30多只。“而今的戈壁地區,上千頭野驢經常成群出沒。遼闊的草原上,黃羊等野生動物生活得自由自在。”工作人員說,良好的生態平衡,就應該是人與動物和諧共處。(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