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館改用電子預約券以來,黃牛販賣預約券的行為已得到遏制,中國館副館長龔惠斌透露,這招不僅提升了參觀者在各閘口的通行速度,也讓一些制假、販假的“黃牛”黔驢技窮。但記者昨天在中國館個人入口處發現,依然有黃牛號稱手中有預約券,而且能“包你入場”,但實際上,他們手中有一部分是已過期的廢券,不明真相的遊客容易上當。
黃牛陪進第一道門
昨天上午10點左右,當記者來到中國館持預約券個人入口時,四五名黃牛已經在那里向遊客兜售預約券,他們開價都是200元人民幣。為了打消遊客顧慮,他們表示可以陪同進入檢查口,“包你入場”。
記者就親眼看到一對情侶以300元兩個人的價格拿到兩張預約券,那個黃牛也帶著他們來到入口外,親手將他們送進排隊區域。由于絕大部分遊客都沒能在開園第一時間拿到中國館預約券,因此黃牛的生意相當火爆,不到半個小時,就有好幾名遊客買下預約券,進入第一道檢查口。
黃牛打起“時間差”
對于第一次進入世博園、希望參觀中國館的遊客來說,他們並不了解持預約券進入中國館的具體流程,這一點也被黃牛鑽了空子。
根據參觀流程,黃牛們帶著遊客進入的第一道檢查口只不過是一個預檢口,工作人員只負責檢查預約券是不是該時段的,並不會通過POS機來查是不是當天的,但通過那道關口並不意味著就能順利進入中國館。在從第一道關口到真正的電子預約券檢查處需要步行5分鐘,到了那里才能知道預約券是否有效。而這段5分鐘的路程已經足夠讓賣出廢券的黃牛消失在人群中。
幾分鐘後,那對以300元買下兩張預約券的情侶遊客返回入口處,他們買到的兩張券中有一張是過期廢券,在尋覓那名黃牛無果後,他們顯得非常無奈,“我們怎麼知道里面還有一道門?以為這里進去就可以了。 ”男遊客說。
黃牛手中多為廢券
中國館副館長龔惠斌說,目前中國館的電子預約券採用薄形塑料制成,功能類似于地鐵票,其技術核心就在卡內的芯片上。通過驗票機,可以清晰地顯示預設在其中的日期,無論是使用過的還是已過期的,驗票機會進行提醒。
“以前的紙質預約券,有些‘黃牛’能造假,普通參觀者憑肉眼很難區分。推行電子預約券後,制假成本提升了,‘黃牛’再也不能用假券來蒙騙參觀者。 ”同時,龔惠斌提醒遊客切勿購買黃牛手中的預約券,“電子預約券可重復使用,上面無法標注時間,‘黃牛’會用過期的預約券來冒充。 ”
企業館也成黃牛區
中國館採取電子預約券後,制作假預約券的很多黃牛都沒了生意,于是開始轉戰其他展館,近日記者從通用汽車館、國家電網館和上海企業聯合館獲悉,他們那里也出現了手持假預約券入場的遊客。
據汽車館介紹,汽車館預約券有防偽設置,凡預約來館參觀的觀眾手中的預約票必須經由汽車館工作人員檢驗後方可入館。兜售汽車館預約券的事件近日屢有發生,一部分人在發現有利可圖後,開始制作假冒預約券,向不明真相的遊客兜售。國家電網館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最近也發現過假預約券,假預約券做工粗糙,真預約券上有條形碼,現場一掃描就能識別。(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