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世博園區之前,你會做哪些功課?查交通、看攻略、制訂遊園線路,同時帶上小板凳、遮陽傘……最新揭曉的上海世博會“文明觀博”認知度調查顯示,85.3%的被訪參觀者都在參觀前做過功課。但是,參觀者事先了解的內容,更多地體現在熟悉觀展交通路線、了解園區的各類信息,並且做好衣著用品的準備,對于展館展示的內容和展館各類信息,被訪參觀者的了解程度並不高。
遊客做功課側重“查交通”
走進世博園區內,看看遊客們的“裝備”真是豐富多彩,清涼油、遮陽傘、手動小風扇、遮陽帽,其中不乏高科技產品。網上的“觀博攻略”也十分熱鬧,一些“資深”遊客們把自己的觀博經驗寫成帖子,往往吸引眾多參觀者,觀博熱帖人氣十足。尤其是隨著暑期的來臨,家長們為給孩子創造一次“盡興”的世博之旅,事先都規劃了非常詳盡的攻略。劉女士在帶孩子去世博園的前3天,就給孩子設計了精心的線路圖,譬如6時到園區排隊、第一目標中國館預約券,然後直奔日本館……但是,對于每個熱門場館的主要展示內容,劉女士沒有怎麼上心:“看了再說唄!”
上海世博會參觀者“文明觀博”調查報告顯示,被訪參觀者中,67.1%的參觀者事先熟悉了觀展交通路線,49.6%了解園區各類信息,如演出時間等,而48.3%的人在衣著用品等準備上下足功夫。
僅三成“預習”展館內容
然而被問及展館展示的內容和展館各類信息時,被訪參觀者的了解程度普遍並不高。大多數參觀者“隨波逐流”,跟著熱門場館的隊伍走,“大家都說沙特館不錯啊!”頂著烈日準備排4小時隊伍參觀沙特館的李先生說道,當被問到沙特館到底“哪里不錯”,遠從甘肅趕來的李先生就答不出來了。“文明觀博”調查數據顯示,僅有33.4%的遊客會有目的地提前了解展館相關信息,提前“預習”展館各類信息和參展方風俗文化的被訪參觀者也只有三分之一。
觀博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世博會不僅要看熱鬧,更要看門道。”10多次參觀上海世博園區的吳先生告訴記者,每次進園區前,自己經常會鎖定幾個目標展館,先瀏覽一下網上世博會,對各展館的明星展品和科技亮點有所了解後,現場觀博更有助于自己全面理解。所以每次參觀都能“滿載而歸”。(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