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海世博會正式啟動“歡樂盛裝大巡遊”開幕周巡演。世博花車巡遊是貫穿世博一大喜聞樂見的大眾表演。(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世博排隊“大考”遊客 自覺排隊、巧妙選擇排隊讓等待不再枯燥
排隊,是世博的一部分,有人甚至稱其為世博會的“展項”。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預計將有超過7000萬人次入園參觀,如何排隊已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
守序排隊
按照世博會的經驗,參觀者平均在園區里逗留9個小時,其中1/3的時間是在排隊。除了觀展、安檢、就餐,甚至上洗手間都可能面臨排隊。
上海世博會,5.28平方公里的園區,預計將有超過7000萬人次入園參觀,其排隊壓力之大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
試運營首日,由于園內硬件設施不完善,記者發現,中國館南廣場、亞洲廣場等預約區由于隊伍過長,都不同程度出現過擁堵的現象。針對出現的問題,組織方和參展方都加強了應對措施。記者在試運營後幾日看到,很多展館都在館前安放或延長了排隊圍欄,同時在排隊末尾都會提示遊客還有多久才能進館。
開園首日,日本館前照例排起了“長龍”。開館第一天,日本館迎來1.8萬名參觀者,館門外排得里三層外三層。從早上9時到下午5時,顧先生一直在日本館外維持秩序。但讓他感到高興的是,雖然人多,但大家都很守秩序,自覺排隊,很少發現有人插隊。
昨天人數相對較少,駱老伯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進入了法國館。他對記者表示,在氣溫合適的情況下,這是可以接受的。但他很擔心天氣漸熱,老年參觀者會受不了。他建議可以多放置一些遮陽傘。記者也看到,有些館還為老年人開辟專門通道,減少他們的等待時間。

5月2日,遊客打著遮陽傘在上海世博園臺灣館外排隊準備進館參觀。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巧妙排隊
排隊不僅是文明素質的體現,它同時也是一項技巧和一門學問。會不會排隊,會讓我們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
在西方,很多人將排隊看作是重要的社交場合。既然排隊已經無法避免,那為何不“既來之則安之”,與周圍的人聊聊自己的觀博心得,或許你能就此認識一位新的朋友,開啟一段新的友誼。同時,聽聽音樂、看看書,放松心情也不錯。
當然,排隊的技巧有很多。來自新疆的錢先生開園首日看了14個館,包括英國、意大利、法國等熱門館,不愧是一位“世博達人”。他向記者透露了他的排隊“秘訣”:每天基本鎖定一個片區,白天選擇進排隊人少的館或者冷門館,傍晚到晚上進熱門館。這樣下來,一個片區的大小館幾乎可以一天便“一網打盡”。
其實,巧妙選擇排隊還可以讓自己很“享受”。昨天下午,記者在奧地利館門前發現,等待的人們並不十分焦灼,因為館內舞臺上正有音樂家在演奏小提琴。在加拿大館的入口處,設有一個排隊等候區域,太陽劇團的演員們會在等待區域為參觀者獻上精彩的街頭表演,小醜們也會與參觀者互動,排隊等候因此不再枯燥。
■背景
大阪世博排隊經驗成難得的國家財富
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迄今仍保持著半年會期內參觀人數達6400萬人次的世博會歷史最高紀錄。曾參與大阪世博會工作的大阪市政府原廣報報道部長仁田博昭,對當年園區內聚集的人流一度徹夜難以疏散的情景記憶猶新。他說,人們是懷著了解世界的渴望而來,世博會所積累的公眾守序精神及相關管理經驗,對此後國家的發展,是一筆財富。(採寫/記者 謝思佳 黃應來 黃穎川 實習生 肖文舸 攝影/記者 蘇仕日 王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