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親歷世博,我很難相信整個世界的精彩能夠被容納于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如果不是親歷世博,我無法理解千里迢迢從世界各地趕赴上海觀博的遊客燃燒的熱情;如果不是親歷世博,我無從感知創新的科技已經讓城市生活變得如此美好。
來到上海之前,總是在新聞報道和同事的描述中想象世博會的盛大景象。
建築設計的獨具匠心、建築材質的別出心裁、館內展品的異域風情、科技成果的完美展現,如此種種,很難讓人直觀地感受讓國人遙望多年的世博魅力。而當世博園如此清晰可感地出現在我面前時,我第一次感到了語言的匱乏,原來真正的精彩和刻骨銘心是難以用語言去表達的,辭永遠無法完整的達意。
世博園很大,大到能夠容納來自全球的189個國家和57個國家組織的精彩;世博園又很小,小到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可以相聚在這有限的空間里,盡情感受彼此的熱情,共同感受飛速發展的城市和日新月異的科技給生活帶來的驚喜。
在園區里,你能夠看到很多平時無法想象的建築造型,有歐洲的理性、現代,有亞洲的精致、華貴,有非洲的奔放、熱情,更有大洋洲的浪漫和火熱。建築師們將所有的想象都賦予了這一棟棟鮮活的建築,展館完美地詮釋了所代表國家的特質,而建築材料,則將目前為止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有日本館會呼吸的循環式雙層外膜,有漢堡案例館厚達一米的隔熱牆壁,還有英國館連接6萬多顆種子的亞克力觸須……
當你走進一座座展館,更是能夠通過各種極具特色的展品和3D電影了解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有趣的互動遊戲會讓你很快就記住參展城市的精髓。360度的臺北101觀光之旅,讓我觸摸到這座城市的現代化氣息和愜意的市民生活;騎上各式自行車,我倣佛登上了歐登塞充滿田園風情的小道;當耳邊響起隆隆雷聲,轉瞬大雨傾盆,我感覺自己真的置身于風雲變幻的鹿特丹水廣場中間。最讓我深深震撼的,當然是中國館里巨大的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圖中的酒肆招牌隨風飄揚,鐵匠掄起重重的錘子敲打烤得通紅的鐵料,路上不時趕過一群馬車,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鈴聲,時空交錯,我倣佛來到了北宋繁華的市集。不同的展館帶來時空飛躍,讓人著實有點目不暇接,遊走于各大展館的我常常忘了自己置身何處。
在這里,燈火通明,夜如白晝,常常到了晚上十一點還能看到流連忘返的遊客。也許他們還在收集更多的精彩,而我,明天即將帶著這滿滿當當的震撼記憶離開上海。相信,更多的人還會繼續在這里珍藏屬于自己的那份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