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新民晚報:世博會搭建“公共外交”最大舞臺

時間:2010-08-02 13:49   來源:新民晚報

  上海世博會不僅是一個經濟、社會、科技、人文領域的盛會,也是一個對外交流的盛會。除了包括國家元首在內的數百位外國政要紛至沓來,各種國際組織、跨國企業、來自全球240個國家的城市、團體、企業代表以及數以百萬計的外國遊客,在黃浦江畔團聚。

  文化交流 老外最想看中國館(網上中國館)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關于“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世博會”專題調研顯示:有83%的外籍人士最希望參觀中國國家館。

  了解一個民族,從了解她的文化開始。從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國寶銅車馬,到中國普通人家的生活場景片斷,世博會讓更多的外國遊客找到了打開神秘之門的鑰匙。除了中國國家館,中國省區市聯合館也是老外們追捧的熱門。

  來自法國的弗雷德里克講起觀後感饒有興致。他說:“法國離中國很遙遠,我過去對中國文化歷史了解的不多。參觀完中國省區市聯合館後,我對中國的每個省有了認識,不僅如此,場館中還加入很多歷史元素,讓我知道了明代和清代!”

  創新合作 分享人類智慧平臺

  今年5月30日,一位身著印度傳統紗麗的女士來到上海世博會印度館(網上印度館)。

  參觀中,當她得知這個半徑達37米的巨型穹頂建築,採用的是印度傳統建築技法,並在“中國竹鄉”浙江安吉加工制作時,不禁感嘆道:“這不僅是印度傳統文化和科技的生動體現,更見證了印中兩國的相互合作。”

  這位年逾古稀的女士就是印度總統帕蒂爾,10年來首位訪華的印度總統。

  上海世博會將主題確定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全球范圍內,對人類城市發展這個問題進行多元化的共同探討,各參展國家、國際組織、城市、企業等,都將從對人類文明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出發,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這是以公共外交的方式,集合全球智慧,通力合作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重要途徑。

  正如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所說:“上海世博會是中國人民展開‘公共外交’的絕佳機遇,讓世界充分全面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實地展現在世界面前。”

  本報記者 潘高峰

編輯:楊永青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