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任翀 丁波 實習生羅均
雖然下雨,但絲毫不影響世博園的人氣,昨天集中眾多歐洲國家館的C片區東北塊更是人山人海,這里共有法國、瑞士、西班牙、德國、波蘭、比利時—歐盟、塞爾維亞、摩納哥、愛爾蘭、土耳其、希臘、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挪威、烏克蘭、冰島、瑞典、丹麥、芬蘭等19個展館。記者在“掃館”時發現,除尚未開館的拉脫維亞,其他展館的人氣都比較旺。但是,“分時段、不扎堆”的排隊方式或許能減少遊客的等候時間。
德國館要排隊需趁早
德國館是C片區東北塊最熱門的展館之一,曲曲折折的排隊人群讓人看不到隊伍的盡頭。德國館在高峰時段的等候時間為3至4小時,傍晚後的等候時間也在2小時左右,僅早晨剛開館時等候稍短些。德國館平均每2分鐘放入60至80名遊客,但由于館內有眾多的互動項目,遊客平均參觀時間在45分鐘以上,若館內客流量過大,館外等候則需更多的時間。記者了解到,德國館每天在其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案例中發放50張左右的電子卡作為敲章憑證,僅收集德國城市案例印章並不能享受“東西聯動”快速參觀服務。每個案例每天分到的電子卡開館不到10分鐘就搶光。為保證遊客參觀質量,德國館一般從20時30分起就不允許遊客再排隊等候。
可坐纜車的瑞士館全天的平均等候時間2小時左右,最長3小時以上,說是21時停止排隊,有可能提前1小時。需要注意的是,下雨天瑞士館的纜車並不開放,其他展廳照舊運行。
法國館入夜後進館快
白天,法國、波蘭、比利時—歐盟、塞爾維亞、土耳其、希臘、挪威等展館的等候隊伍相當長,原先的排隊通道容納不下遊客,一直排到周邊道路上。其中,法國、土耳其、希臘等展館排隊2小時甚至更長,其余展館在1小時左右。
記者發現,長長的隊伍中,有些遊客並不了解展館特色,只是看到人多而跟著“扎堆”。如果晚上去,排隊時間會縮短不少。昨天17時30分開始,法國館等候時間縮短為1個多小時;19時30分後,盡管排隊通道中客流量依舊很大,但人流始終在前進,30分鐘內能入館參觀。
在夜幕降臨後,土耳其館和希臘館等候時間僅為15分鐘左右。波蘭、比利時—歐盟、塞爾維亞、挪威館夜晚等候時間也在30分鐘以內,部分展館更可隨到隨看。不過,塞爾維亞館內有一個旋轉座椅展項只能同時為4名遊客服務,且只在周一至周四的10時至18時開放,展館內明信片牆上提供生日明信片,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張也需要花費一定時間,有興趣的遊客要留足時間。
芬蘭館可用手機預約
西班牙和芬蘭館也是熱門館。高峰時段,西班牙館等候時間3小時左右,芬蘭館在1小時左右。需要提醒讀者的是,西班牙館也參加了“東西聯動”。同時,不論是世博護照、普通筆記本還是一張紙片,只要收集滿巴塞羅那案例、畢爾巴鄂案例和馬德里案例的印章,就能從“綠色通道”快速進入展館。目前,每天有1000多名遊客採用這一方法。而芬蘭館允許遊客用發送手機短信的方式預約參觀時間並走“綠色通道”。不過,1個手機號碼一天之內只能預約3次,只能預約當天的參觀時段,每查詢一次需支付1元信息費。能走“綠色通道”的遊客也會排隊,但不超過15分鐘。20時以後,西班牙和丹麥館等候時間縮短到30分鐘以內。
隨到隨進的館別錯過
一直排隊難免會影響參觀心情,記者推薦摩納哥、愛爾蘭、希臘、愛沙尼亞、烏克蘭、冰島、瑞典、丹麥等展館,館內既有珍貴實物,又有精彩視頻,還有卡拉OK、兒童樂園等互動項目,是老少鹹宜的參觀場所。重要的是,這些館隊伍雖然排得長,但通行速度相對快,哪怕是1000人的長隊,也只要等候1小時左右。記者看到,摩納哥館平均6分鐘可以進入150人左右;愛爾蘭和希臘館每2分鐘進入30至40人;愛沙尼亞和烏克蘭館基本是隨到隨進;冰島館每15分鐘進入200人;瑞典館每分鐘進入50人;丹麥館外的人流基本處于流動狀態。這些館中,瑞典館和丹麥館外的隊伍最長,這兩天丹麥館的自行車道正在維護中,最快要下周才能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