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逛世博有絕招
進園最好避開上午9到10點高峰
怕排隊怕高溫還可夜遊世博,學會這8招你能玩得更盡興
世博園開園兩日,共有40多萬遊客涌進園區內。遊客在哪個時間段入園可避開長長的安檢人流?參觀過的遊客都感慨排隊白白耗掉了大量時間,後來的遊客如何少排隊、多看館?昨日,本報記者在世博園區內,為廣大讀者尋找觀世博實用攻略。
[招數一]
進園避開9到10點高峰
世博園開園次日,截至當日晚上7時,官方統計共有21.5萬人進入世博園。但遊客入園時間嚴重分布不均。上午9到10點,有超過一半遊客擠在這一時間段入園,世博局因此呼吁遊客“避峰”入園,每天上午晚一兩個小時入園為宜。
據世博局局長洪浩介紹,昨日上午10點之前是進園高峰,共進遊客12.9萬人。11點在園人數達到17.47萬人,13:15達到最高峰19.33萬人。19萬以上的在園人次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換句話說,在這幾個小時內,入園人數和出園人數基本維持平衡。
他介紹道,上午9點,參觀者開始入園,安檢門、閘機正常開放。上午10點以後,排隊人數快速下降,11點以後基本隨到隨進。他建議遊客避開高峰,晚一到兩個小時入園,這樣可以減少排隊時間,提高參觀效率。
洪浩表示,世博局正在考慮安排中國館下午能夠排隊入館參觀。中國館是大多數遊客參觀世博園的“首選目標”,此前中國館採取預約制,每天上午排隊預約,但基本上1個小時預約票就發完。
[招數二]
夜間遊世博不用排隊
“夜間的世博更漂亮,而且不用排隊。”昨日晚上的發布會上,世博局局長洪浩極力推薦遊客晚上遊世博。
5月1日夜,記者在世博園區內看見,偌大的園區內,遊客稀少,和白日擁擠的人群對比鮮明。記者了解到,世博園每天開園之後,一直要運行到晚上12點才閉園。
洪浩表示,相對于白天的人流高峰,晚上遊世博對于遊客來講更實惠。他介紹,晚上的世博園正常運轉,各個廣場上有很多精彩的節目上演;商業網點持續運營;各個場館內,白天能看見的東西,晚上也能見到。最重要的是,每到晚上,一些熱門場館排長隊的現象就會得到緩解,遊客可省掉排隊之苦。
記者在現場看見,世博園的夜景非常美。世博園晚上7時開燈,每隔一個小時,便有一次音樂、噴泉、燈光表演。相對于白天擁擠的人流,夜間的世博別具風味。
[招數三]
孩子太小最好別帶
世博園區太大,遊客大部分時間靠走,這使得一些抱小孩的家長苦不堪言。昨日,不少家長就向記者建議,提醒準備赴上海看世博的家長,孩子如果太小了,最好別帶。
昨日下午1點,在世博園英國館前,記者見到了從無錫來的鄭先生一家,夫妻倆連嘆“太累”,3歲的小孩在鄭先生懷里睡著了。鄭先生告訴記者,昨日一大早趕到上海,9點鐘開始進園參觀,結果才看了一個多小時,孩子便失去了興趣,吵著要回家;好不容易哄住,時間不長小孩又犯困,開始呼呼大睡。
鄭先生笑著稱,因為小孩,自己的觀園計劃很受影響。而因為大多數場館都需要排隊,場區面積又很大,拖著一個小孩,人特別累。一些“吃過苦頭”的家長則提醒道:小孩太小了,對世博會不會有感覺;加上世博園場區很大,大部分時間都要步行,帶著小孩確實很不方便。
[招數四]
70歲以上老人可走無障礙通道
考慮到接下來氣溫逐漸升高,為進一步方便老人入園,減少他們的排隊等候時間,世博局決定,園區各出入口的無障礙通道向70歲以上的老人開放通行。
往後,70歲以上的老人憑有效證件,就可以通過無障礙通道進入園區,從而減少老人的候檢時間。記者這兩天在園區內看見,很多場館都對老、弱、病、殘遊客開辟了特別通道,他們不用和普通遊客一起排隊。
對于老人隨從照護人員入園問題,世博局表示,考慮到70歲以上的老人行動不便,確實需要有人攙扶入園,可由一位人員隨行。
[招數五]
餐廳特許店里也蠻涼爽
昨天下午,記者遇到陳駿時,這個25歲小夥正在太陽傘下看一張紙片。有趣的是,這張紙片竟是小夥用一個晚上時間整理的“世博防暑攻略”。上面的內容包括目的地之間最清涼的路線,甚至還有某些場館內部最佳通風乘涼的位置等,還有許多餐廳、特許店也成了陳駿筆下的避暑地。還有,瑞士館參觀通道呈環形上升,因空間高而更顯通風涼爽等等都言簡意賅。
[招數六]
部分展館排隊不用打傘
記者現場看到,在A片區的阿曼蘇丹館、阿聯酋館、以色列館以及B片區的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館前,排隊通道上都有遮陽設備,其中,以色列館前排隊長廊上的遮陽傘長達近六七十米,足夠滿足遊客現場排隊需求,而阿聯酋館前,超過一百米長的排隊通道上也不時有遮陽傘,盡管現場遊客排隊隊伍超過了原設排隊通道長度,但是,管理方還是巧妙利用了旁邊的世博軸,臨時將排隊通道延伸方向改向世博軸下方,如此一來,遊客排隊時都不用擔心烈日酷暑。
另有一些場館,盡管門前遮陽設備有限,但是,到下午時,在館體建築本身的遮擋下,排隊區域也比較陰涼。如臺灣館,雖然排隊時有太陽曬,但因旁邊就是世博軸,太陽照射時間並不長,而到了下午,西向照射過來的太陽被館體本身擋住,排隊區域涼風陣陣,十分愜意。同樣的情況,在摩洛哥館、日本館那也有所體現。
[招數七]
看演出不需預約,室內場館成納涼好去處
在世博園區內觀看演出不需要預約。熱門演出場館如世博文化中心採取換票制;而綜藝大廳、後攤廣場等只需臨場排隊進入。昨日,在走訪了園區內的各個演出場館後,記者發現,網上盛傳的“看演出一律預約”並非事實。而許多參觀者並不知情,因此錯失了不少觀看演出的機會。
所有演出場館中,人氣最旺的莫過于靠近中國館和世博軸的世博文化中心了。負責宣傳的吳曉楠同樣告訴記者,“我們從來不需要預約。參觀者若想看中心的演出,只需要憑手中的世博票到票務處領取一張演出票。我們從早上9點半開始發票,一人限領一票,早到早得。”不需要預約的好處是,遊客可直接憑借手中的演出票入場欣賞演出,而不需要再用預約券換取演出門票了,中間節省了不少時間成本。
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那些在中午表演的節目特別受到青睞。一位來自四川的遊客揭秘:“早上走累了,中午吃完飯,可以到演出場館一邊納涼,一邊看演出。吹吹空調,休息娛樂兩不誤。”
[招數八]
園區有4處防暑勝地
1、高架步道下。不僅有長凳可供休息,還可以感受清涼。這里感覺最好。
2、世博軸下。這里比較開闊,雖然沒有噴霧降溫,但由于本身在地下,遮陽效果也不錯。
3、展館建築陰影下。如中國省區市聯合館、荷蘭館等。
4、高架步道上的遮陽傘下以及道路上的遮陽傘。這里感覺有點熱。但如果真走到這里歇歇腳也不錯。(張 磊 谷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