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國際參展

特寫:感受立體、真實的索馬里

時間:2010-06-28 10:4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6月26日電(記者高少華、王宇丹、羅宇凡)提起索馬里,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遊弋在亞丁灣的海盜。然而,這並不是索馬里的全部。26日是上海世博會索馬里國家館日。悠久的歷史文化、濃鬱的東非風情,讓許多來此參觀的遊客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的索馬里。

  走進位于非洲聯合館內的索馬里館,四只惟妙惟肖的駱駝模型異常醒目。作為一個以畜牧業為經濟支柱的非洲國家,索馬里的駱駝飼養量佔到全世界的30%,是名副其實的“駱駝王國”。

  來自安徽的遊客張丹興奮地與駱駝模型合影,“沒想到原來索馬里還有駱駝,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在索馬里,大家的見面語就是‘駱駝還好嗎?’”

  展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上海世博會開園以來,索馬里館可以說是非洲聯合館里人氣最高的場館之一,每天都有大量遊客進館參觀。吸引人們的不僅是那幾只憨態可掬的駱駝,更多的遊客則是對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國度充滿了好奇。

  索馬里館的環形內牆上錯落懸挂著介紹索馬里百姓生活、傳統文化、人文自然景觀和動植物等的大幅圖片(圖片)。一部介紹索馬里歷史文化的宣傳片,伴隨著悠揚的索馬里音樂在展館中央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

  這個位于非洲大陸最東端的半島國家,北臨亞丁灣,東瀕印度洋,處于亞洲和非洲的交界處,是亞、非、歐三大洲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的交通要衝。索馬里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700多年就已經建立起以出產香料著稱的邦特國,古代文化十分發達。

  江蘇南京的退休教師夏華一家四口人參觀索馬里展館後告訴記者:“通過參觀可以感受到索馬里擁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而海盜只是一部分人的事情。”

  萬里之遙的索馬里與中國之間其實有著獨特的緣分。早在14世紀,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的船隊就曾經帶著中國的瓷器和絲綢造訪過這個美麗的東非國家。在索馬里還有一個“鄭和村”,據說村民都是當時中國船員的後裔。

  這是索馬里首次參加世界博覽會。索馬里石油與能源議員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希在國家館日慶祝儀式上表示,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偉大的盛會,索馬里希望借此可以學習到如何創建生態友好型社會和如何使人類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雖然常年的內戰和動亂讓這個東非國家至今仍處于動蕩與貧窮當中,但這並不妨礙索馬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上海世博會上,索馬里全方位展示國家文化以及城市文明,交流城市發展經驗並剖析城市先進理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索馬里將不畏困難、不遺余力地建設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阿卜杜拉希說。

編輯:徐維彬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