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島內人士:連宋登陸效應尚待發酵

  時間:2005-05-23 08:24    來源:     
 
    連戰與宋楚瑜先後訪問大陸,打開兩岸積極互動的契機,扁當局想要把這波熱潮描述成短暫而不正常的發燒,但是我們卻深信,這是必然的潮流,卻被扁當局多年刻意壓制,而今連宋打開了缺口,它本身的後續力量是難以阻擋的。

  連戰一步站穩了藍營領導人的地位

  連戰在4月下旬率先訪問大陸,受到大陸各界隆重的接待,連戰夫婦在任何場合的表現,都是從容自然、泱泱大度,讓大陸同胞讚賞,也讓臺灣同胞驕傲。尤其連戰在北大的演講,更是精彩。

  連戰過去給人的印象,比較呆板木訥,反應也不夠敏銳,甚至他當時還有頻頻眨眼的習慣。但是這幾年,臺灣社會上普遍認為,連戰是臺灣政壇進步最大的人,尤其這次大陸行,連戰交出了亮麗的總成績單。

  連戰這一次訪問大陸,不但是十幾年來兩岸僵局的破冰之旅,更是領導臺灣藍營化被動為主動的重大戰略勝利。過去十多年,先是李登輝既掌控國民黨,又勾結民進黨,為“臺獨”路線裝戴上“本土化”的偽裝,任何人批判“臺獨”,就被扣上“不愛臺灣”的罪名,以致藍營的言論總是處處避諱,至終完全陷入被動與挨打的局面。

  連戰這一次以無比的信心,指出“臺獨”路線絕非臺灣社會主流,只有“堅持和平,共創雙贏”才是臺灣社會主流,也是全體中國人的最大公約數。連戰在北大演講後,臺灣各大媒體立刻進行民調,結果有近70%的臺灣民眾支持連戰的言論。反倒是陳水扁摸不著頭腦,找不準自己的立場,先是惡言批判,後來又表示祝福,弄得民進黨內部都對他的反復極為不滿,尤其在連戰返臺以後,民調證明陳水扁的滿意度降至新低,連戰的滿意度衝至新高,超過陳水扁10個百分點。

  宋訪大陸提出“臺灣意識”觀念

  宋楚瑜訪大陸所傳達的訊息中,比較有特殊意義的事,是他提出和介紹“臺灣意識”的觀念。我們看看兩岸分隔50年,臺灣人發展出一種自我意識,我們認為大陸政府與民間都應給予理解與尊重,但是當有人將“臺灣意識”與“臺獨”主張劃上等號,這就是刻意的扭曲與蒙混,因為所謂的“臺灣獨立”既會嚴重傷害全體中國人的利益,也會摧毀整個臺灣的前途。

  今天臺灣社會已經嚴重分裂,藍營民眾主張“臺灣意識”應該被尊重,而這觀念已經獲得大陸朝野的理解與接受,但是一些綠營政客卻在“臺灣意識”的觀念中,挾帶“臺灣獨立”的目標,這是島內廣大民眾以及全世界中國人所堅決反對與抵制的。

  和解趨勢可能刺激偏激出現

  連宋訪問大陸以後,臺灣各大媒體的民調都顯示,臺灣民意以非常高比例,讚成兩岸化解歧異、積極互動,也有許多人認為“臺獨”路線將逐漸消退,兩岸關係也將趨于緩和。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今天對臺灣命運和兩岸關係尚不可過分樂觀,陳水扁個性特點是永不認輸,即使在必輸的局面下,他還在策劃突然翻盤的驚人之舉,像去年“3·19”槍擊事件的手段。所以連宋創造出兩岸和解的趨勢,也可能刺激他及他們使出更偏激冒險的手段。

  (作者錢達 曾任臺灣“立法委員”,現任民主團結聯盟秘書長)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5月23日 第三版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