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臺胞大陸就業
中國臺灣網站-專題節點-關注臺胞大陸就業
字號:
新京報:大陸惠及臺胞新政策解讀

  時間:2006-04-17 16:18    來源:     
 
    大陸認可臺灣高等學歷

  措施:教育部決定,自即日起,正式認可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準的臺灣高等學校學歷。

  解讀:鄭州市臺協會長王任生說,這對臺灣學生是個太好的消息,現在臺灣學生辛辛苦苦十幾年在臺灣念書,但由于臺灣經濟形勢不好,很難尋找工作機會,現在大陸能宣布承認臺灣高等教育學歷,對年輕人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可以到大陸來尋找發展的機會。

  大陸赴臺遊推配額管理

  措施:《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將于4月16日公布。

  該辦法規定,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由指定的大陸旅行社作為組團社組織,以旅遊團形式整團往返。該辦法還規定,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實行配額管理,配額由國家旅遊局會同有關部門確認後,下達給組團社。大陸居民須持有效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地區通行證》及旅遊簽注赴臺灣地區旅遊。

  解讀: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朱鳳芝說自己一直在參與兩岸觀光問題的協商。

  朱鳳芝說,她主張以包機的“澳門模式”來協商大陸人士赴臺旅遊問題,就是由民間對民間的名義來進行。臺灣當局就沒有理由再拒絕。她認為大陸的表態是積極地體現了“求同存異”的精神的。

  她還表示,會通過立法機構迫使臺灣當局廢除對大陸人士赴臺進行分類的規定。另外,朱鳳芝還說,由于大陸將對居民赴臺旅遊實行配額管理,這也將使臺灣當局所說的大陸人太多,到臺後不好管理的說法沒有了借口。

  沈陽大連為新簽注點

  措施:增設沈陽、大連、成都三個臺胞口岸簽注點,並將根據各地的實際需要,繼續增加新的口岸簽注點。

  解讀: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朱鳳芝說,現在增加三個口岸簽注點,並承諾將繼續增加新的口岸簽注點,這也將給大陸臺商帶來方便。

  她表示,現在臺商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每年還有410萬臺灣人到大陸來,需要新增一些口岸簽注點方便他們辦理簽注手續。

  臺胞可當大陸報關員

  措施:為滿足在大陸工作的一些臺灣同胞希望取得報關員資格的願望,海關總署決定,開放臺灣同胞參加報關員考試,成績合格者在報名地海關即可申報報關員資格證書。海關總署將制定並公布具體報名辦法,以利臺灣同胞報名考試。

  解讀: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雷倩說,這對臺灣年輕人有重要意義。現在大陸的崛起是大勢所趨,這樣的措施可以說搭乘大陸崛起快車的不僅僅是大企業,一般的年輕人和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大陸崛起的成果,這說明有更多的臺灣人可以從大陸崛起中尋找到機會。

  醫院“一條龍”服務臺胞

  措施:衛生部決定,繼續在臺胞較集中的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地醫院指定相對固定的診區,為臺灣同胞提供醫療服務。有條件的地方,挑選一些資質好的醫院,如心血管、腦神經、口腔醫院等,設立專門門診部,接待臺灣同胞。

  解讀: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朱鳳芝對大陸衛生部門在給出答復時如此為臺商著想感到很意外。朱鳳芝說,臺商在大陸工作,一定會生病,但由于就醫環境和設備的原因,有些臺商在大陸看病不是很習慣,現在能為臺商制定相對固定的診區,還可以由臺灣醫師來接診,這個都非常好。

  臺胞醫療報銷更便利

  措施:為有利于兩岸醫療衛生交流合作、方便臺灣同胞在大陸就醫,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就醫後回臺灣報銷醫療費用提供便利。大陸醫院在按大陸有關規定書寫和保存醫療文書的同時,據實給就診的臺灣同胞提供一份符合回臺灣核退費用要求的醫療文書。

  解讀: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坤宗說,臺灣醫師只要在大陸獲得相關認證,就可以臨時在這里領取行醫證,在大陸行醫,從醫療體係上看,為方便臺商拿回臺灣報銷,大陸醫院還會給臺商提供一份醫療文書,可以拿回臺灣核對費用,方便報銷醫療費用,也解決了臺商在大陸看病的問題。

  這些衛生醫療措施都考慮得很細致,對臺商是很大的照顧。

  醫院臺股份可佔70%

  措施:繼續歡迎和鼓勵臺灣醫療機構與大陸合資合作興辦醫院。臺灣投資者最高股權可佔70%,合作期限暫定20年,合作期滿可申請延長。

  解讀:北京臺商協會會長謝坤宗說,大陸的醫療體係、醫療技術以及醫院服務較差。

  如果能夠以臺灣的醫院的標準跟大陸的醫院作為交流,從軟件上建成新的看病方式,大陸人民,也包括大陸臺商可以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朱鳳芝還說,現在臺灣投資者最多可以佔70%的股權,20年期滿之後還可申請延長,這樣臺商就有較大自主權和主動權。
 
  臺胞可大陸短期行醫

  措施:衛生部決定,允許符合規定條件的臺灣同胞在大陸申請執業注冊和短期行醫。臺灣地區醫師申請來大陸短期行醫,在履行相關手續後,可在大陸從事為期1年職業活動,期滿後可申請延長。

  解讀:北京市臺商協會會長謝坤宗說,其實現在也有很多臺灣學生在大陸醫學院就讀,如果現在臺灣醫師也可申請參加資格考試,也可到大陸來領取行醫證,我想應該會有很多臺灣醫生到大陸來行醫。


  (來源:新京報)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