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6月17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在祖國大陸宣布放寬臺灣民眾在大陸就業的工作條件與資格後,島內出現一些讚揚聲,但也引發了對人才流失的恐懼。
當局不情願忙招架
對于大陸放寬臺灣民眾赴大陸就業的工作條件與資格,臺灣方面琢磨不透,盡管不情願但還是忙于招架。
“陸委會”經濟處長傅棟成表示,“陸委會”將進一步了解大陸放寬臺灣人民就業條件背後的動機。如果只是單純簡化程序,“在某種程度上是好的”;但若是為了吸引臺灣優秀人才出走大陸,“陸委會”“不樂見其成”。
“陸委會”副主委遊盈隆表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臺灣人民、團體、法人赴大陸,絕對禁止從事黨務、軍事、行政、政治性機構、涉及對臺與影響“國家安全”等相關工作;較敏感的高科技業,則必須事先向政府主管單位申請許可,違法將依條例懲處。
而“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表示,現在是“人才找地方”,而非“地方找人才”的時代。他認為增加兩岸交流會讓人民知道“在臺灣是幸福的”,“臺灣意識”會更高,他對臺灣有信心。
臺灣輿論認為,大陸放寬就業市場,等于是提供臺灣白領或藍領階級另一個廣大的就業市場,對有意到大陸闖天下的臺灣居民來說,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可能改變個人人生規劃的大事。對兩岸社會來說,這項政策等于推動兩岸在人力市場上的融合,影響深遠。
不過,也有人對臺灣人才流失提出擔憂。臺大教授吳忠吉分析,大陸大量吸取臺灣技術人才,勢必造成臺灣專業技術人才外流、管理人才短缺,屆時技術人才的薪資一定會水漲船高,但島內人力失衡關鍵在于初級人力的過剩,但初級人力很難到大陸發展,未來弱勢勞工的失業問題會持續惡化,造成拉大貧富差距等更多的社會問題。
政大教授成之約教授認為,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主要想在大陸開始發展之際先“卡位”,開放臺生就業設限後,會吸引更多人去大陸求學,可能使得臺灣較不具競爭力的大專院校招生更加困難,而一流大學訓練出來的高級人才也極可能成了“楚才晉用”,不利臺灣高技術人才培植。
盡管如此,島內有人吁請當局注意:臺灣要如何加強自己的綜合競爭力,留住人才、留住勞動人口,避免因為人員流失造成勞動力市場短缺,是需要因應的課題。(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