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7日電 對于大陸15日宣布對臺胞在大陸就業限制措施,臺灣的《工商時報》今日的社論指出,在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的情況下,臺當局與其消極的禁止臺胞赴大陸工作,不如更積極的開放與爭取大陸的高級人才來臺灣工作,這才是對臺灣最有利的。
這篇社論指出,近年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制造業的管理人才與技術人員的需求都大幅增加,依麥肯錫顧問公司估計,在未來10年之間大陸的大企業必須增加雇用7.5萬名以上的主管,才能因應企業擴張所需,這里面當然同時包含了高階的CEO與大量的中階管理人才。
除了在大陸工作的臺幹外,由于看上大陸未來發展的潛力,目前有不少臺灣的學生赴大陸就讀,並希望畢業以後能留在大陸工作或發展。然而,受到大陸企業聘用臺灣員工的限制,使得這些畢業生較不易進入大陸企業,因此,許多臺灣畢業生就選擇進入當地的臺商企業工作。
文章說,隨著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大陸企業的薪資逐漸上升,他們支付高級經理的薪水也愈來愈有競爭力,臺灣人才對于赴大陸企業就業的意願也愈來愈高。臺灣高階經理人的管理知識與經驗不輸別人,加上又有語文與文化相通的優勢,預料未來這些高階經理人赴大陸工作的可能性愈來愈高。現在大陸又放寬臺灣同胞工赴大陸工作的資格之後,必然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文章指出,在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且勞動力移動又是自由的情況下,臺當局如想要採取行動來限制臺胞的選擇,不但會有很大的困難,而且也沒有必要。事實上,在目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已對臺灣人民赴大陸工作有許多限制。我們認為與其消極的禁止臺胞赴大陸工作,不如更積極的開放與爭取大陸的高級人才來臺灣工作,這才是對臺灣最有利的。(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