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傑
轉載三月上旬,在國際體壇傳來令人興奮的消息:張朝國先生當選世界舉重總會副會長!這則新聞里的一小段文字卻容易被輕忽:來自長榮大學的楊素冠教授,亦在24位競爭者當中,當選為國際舉重總會三大委員會(技術、醫藥與運科)的運動科學委員會委員之一。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楊素冠博士不只是臺灣罕有的奧運項目國際組織運動科學委員會委員,得之不易的殊榮背後,有著不應輕忽的重要細節:楊素冠是全球首位進入國際舉總運科委員會的女舉重博士。換言之,楊素冠如果沒有國際認可的博士學位,幾乎不可能成為國際舉總的運科委員。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然而到長榮大學網站上查看楊素冠博士的介紹,會發現別的博士寫的是「助理教授」,楊素冠博士則是「助理教授(級)」。為什麼呢?因為楊素冠被國際承認的博士學位,卻是臺灣政府不予承認的大陸學歷,所以她不能如其他的博士一樣正式獲聘為助理教授,只能屈居助理教授級專門技術教師。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與其說楊素冠很幸運的獲得一所有眼光的私立學校聘用為專門技術教師,得以返臺執教。不如說,因為長榮大學開了方便之門,讓臺灣在這個重要的奧運項目里多了一位國際委員。如果不是如此,楊素冠是否能有此榮銜,實存疑問。當然,作為一位優秀的舉重運動員與學者,楊素冠仍會嶄露頭角,只是在中國大陸的禮遇相迎與臺灣鎖國政策的排拒之下,她將代表海峽的哪一方就不得而知了。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楊素冠當年在與體委會的默契下,到北京體育大學先後師從留學德國的運動訓練大師萬德光與田麥久,以六年時間長駐北京、鑽研舉重訓練,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但是政黨輪替後,默契無從兌現,又受限于臺灣政府對大陸學歷認證的未依法作為,楊素冠在臺灣官方認可的學歷僅有大專畢業,面臨返臺就業無門的窘境。然而許多留學美、日、英、德的體育博士,都未能有她這般的成績,這突顯出不採認大陸學歷的一些矛盾。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大陸學歷採認的問題應該被正視了。未正式開放赴大陸求學,首先讓部分仲介得以詐財,在臺灣造成社會問題。其次役男因至大陸就學而面臨滯留大陸、有家歸不得的困境。再則學成者因為在臺灣發展受限,只能在大陸地區服務,讓臺灣流失寶貴的人力資源。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如果開放大陸學歷認證,我們有可能藉助大陸的某些優勢,讓臺灣取得更佳的國際空間。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彼此的想法,建立穩定的互信基礎。透過適當的規范,目前存在的舞虛弄假也將被解決。如此,大陸知名大學在正常運作之下招收、教育臺生,臺灣的私立學校也無須過度擔憂失去學生來源,而且透過競爭與結盟應可優化臺灣的高等教育品質。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轉載楊素冠博士的個案雖可算是喜劇收場,但應深刻思考是否有不同版本的劇情正在上演?在體育領域,臺灣幸運的留下優秀的楊素冠博士,但其他各個領域,臺灣是不是正面臨大量失血而不自覺?(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體育經濟與管理係副教授)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如欲轉載請與中國臺灣網及作者聯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