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湖南美食-忘不了的長沙糕點

時間:2010-07-02 14:54   來源:新華網湖南頻道

  長沙生產糕點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幾百年,而且品種繁多,"湘"味殊濃,現略舉一二如下:
    
     長沙年糕

     源于糯米躄粑,又稱"糯粢"。明、清時期,長沙城鎮南貨食品作坊在制作躄粑的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改進,將糯米磨成細粉,加入白糖,用水揉成米團,再捏成長條或方塊、圓塊,壓入各種輔料,制成年糕應市。民國時期,春節期間制作年糕的作坊有近40家,有八寶、蓮蓉、豬油、桂花、玫瑰、棗泥等1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以杏花村食品作坊所制最為著名。現在增加了火腿、香腸、果脯、海味等新品種。糕色澤玉白,柔軟光滑、細膩油潤,糯軟清香,甜躄醇爽,油炸、火烤、湯煮均可,老少鹹宜。春節食之,已成風俗。
      
     長沙奶糕

     1910年(清宣統二年)江永壽堂的創始人江恆壽採用優質米粉、白砂糖及疳積糖配合成肥兒糕,清香味甜,易于消化,兼有肥兒驅蟲功效,作為乳品深受歡迎。長沙主要食品作坊競相倣制生產,成為糕點行業的一種主要食品。糕呈正方形,色澤潔白,質地細膩,含有黃豆、奶粉、米粉。氣味芳香、營養豐富,便于攜帶、運輸、貯存、食時用沸水衝調,易于消化吸收。
    
     長沙牛奶法餅

     為湖南中式糕點中唯一發醇的產品,至今已有70余年歷史。初稱"發餅",作為一種風味獨特的新型大眾化食品,面世即受到市民青睞,以致店家賣俏而只于夜間出售,以招徠其它生意,促進了夜市繁榮。成為當時湖南糕點行業的"拳頭"產品。主要原料為精面粉、飴糖、奶粉、甜酒、純鹼、蘇打等,經面團調制、甜酒發醇、腌糖、切塊、成型、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餅呈扁圓形,表面乳白色,底面棕黃色,入口松軟,奶香濃鬱,酒香醇綿,甘甜味美。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