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   滾動播報  >   正文

“青少年”成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頻詞

2015年06月02日 17:11: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1日在京啟動。同日國家網絡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揭牌。在本屆宣傳周上,“青少年”一詞成為在多個場合頻繁出現的“高頻詞”,成為熱議的焦點。

  在啟動儀式上,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致辭。他指出,啟動本屆網絡安全宣傳周,就是要突出青少年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從基礎做起、從娃娃抓起,大力培育“中國好網民”,共築安全、贏在未來。為青少年成長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據了解,本次宣傳周一個突出的亮點即是“重點突出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 。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網絡用戶日漸呈現低齡化的特點,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2.77億,佔整體網民的42.7%,佔青少年總體的79.6%。青少年對互聯網信任度高、依賴性強,但網絡安全意識薄弱。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冰接受採訪時指出,偏重網絡娛樂類應用是青少年網民最重要的特點。從互聯網信任程度來看,60.1%的青少年網民信任互聯網上的信息,青少年網民年齡越大,對互聯網的信任度就會越低。

  6月1日,《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 也正式對外發布。報告揭示了當前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存在的五大問題:一是網絡安全基礎技能不足;二是網絡應用狀況堪憂;三是個人信息保護存在隱患;四是法律知識薄弱、缺乏事件處理能力;五是網絡安全意識技能提升渠道匱乏。

  記者注意到,在報告摘要里,“青少年網民”多次出現。比如,我國75.93%的網民存在多賬戶同密碼的問題,其中,青年網民最為嚴重,高達82.39%。又如,我國44.42%的網民使用生日、電話號碼等設置密碼,青少年網民佔比更高,達49.58%。顯見,青少年網民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網絡空間群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少先隊員代表王佳一在啟動儀式上說:“網上有規則,網下有秩序。每個人不僅要有安全意識,還要有維護安全的能力。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按照法律法規上網、用網。”

  “網絡虛擬空間紛繁蕪雜,這對于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坦言,“想要最大限度地讓青少年享用互聯網帶來的紅利,還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給予更多引導,幫助他們適度用網、健康用網、安全用網。”(記者 杜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思羽

原稿件來源:央廣網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