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新政賦能“說走就走”
2025-11-20 13:11: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11月19日,國務院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從11月20日起,擴大可簽發一次有效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口岸數量至100個。
“兩岸一家親,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國臺辦最新發布的對臺便利化新政,以務實舉措詮釋著這一深刻理念。11月20日起,大陸可簽發一次有效臺胞證的口岸數量將增至100個,首次來陸的臺灣同胞更能享受免費辦證與暢遊3000余個景區的雙重福利。這場政策升級不僅讓臺灣同胞“說走就走的大陸行”成為現實,更在兩岸融合發展的畫卷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新政最直觀的突破,是打破了兩岸往來的空間壁壘與流程桎梏,讓“說走就走”從願景變為日常。此次擴容的100個口岸涵蓋56個航空口岸、27個水運口岸和17個鐵路公路口岸,從西北喀什、霍爾果斯到東北撫遠港、綏芬河,從西南友誼關、磨憨到東南港珠澳大橋、平潭港,形成了覆蓋全域、水陸空聯動的便利入境網絡。臺灣同胞無需提前辦證,僅憑臺灣地區身份證和出入境證件,在入境口岸提交申請後30分鐘內即可領到一次有效臺胞證,憑此可在大陸停留3個月;若需長期往來,還能在大陸縣級以上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辦5年有效期卡式臺胞證,最短4天即可取證。對搭乘“小三通”航線的臺胞,更開通了網上申請通道,實現“指尖辦證、口岸領證”的便捷體驗。這種“全域覆蓋+高效辦理”的組合拳,徹底終結了以往臺胞入境“多地奔波、耗時費力”的困擾,讓跨越海峽的探親、旅遊、交流變得如跨城出行般輕松。
兩項專屬福利的推出,更彰顯著大陸的政策善意與同胞深情。對臺灣“首來族”而言,免費辦理臺胞證直接省去了1500元新臺幣左右的費用,而超過3000個景區的免費暢遊資格,更是誠意滿滿。這份福利清單不斷擴容,從2024年9月的1256個景區,到當年10月的近2500個,再到如今的3000余個,涵蓋了黃山、華山、龍門石窟等70個5A級景區和725個4A級景區,讓臺灣同胞得以零門檻領略祖國的山川壯麗與人文底蘊。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新政以民生便利為支點,撬動著兩岸認知互通與情感交融。長期以來,部分臺灣同胞因信息壁壘對大陸存在誤解,而面對面的交流是消除隔閡的最佳途徑。30分鐘辦證、3個月停留、3000個免費景區,這些數字背後是讓臺灣同胞“多走走、多看看”的真誠期盼。當臺灣青年漫步在故宮博物院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當臺灣鄉親徜徉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體驗天地遼闊,當兩岸同胞在日常相處中分享生活點滴,那些被刻意制造的“疏離感”便會在真實接觸中逐漸消融。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新政在提升便利化的同時,更注重臺胞的權益保障。大陸明確承諾,臺胞辦證與入出境均不會在證件上做任何標記,相關部門將嚴格保護臺胞個人信息安全,這份細致考量讓臺灣同胞來得安心、走得放心。這種“便利+安全”的雙重保障,體現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溫度與精度,也讓政策善意更具說服力。
兩岸關係的發展,根在民間,脈在交流。此次新政,是大陸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從“30分鐘辦證”的效率提升,到“3000個景區免費”的福利加碼,再到“100個口岸覆蓋”的空間拓展,每一項舉措都緊扣臺灣同胞的實際需求,每一份福利都飽含著血濃于水的同胞情誼。在這些政策的賦能下,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將跨越海峽,親身感受大陸的發展成就與人文魅力,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將不斷拉近,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民族認同將持續深化。
“一家人理應常來常往。”這場政策升級不僅是一次便民舉措的優化,更是一堂生動的“兩岸一家親”實踐課。它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兩岸同胞共享發展成果,讓命運與共的理念深植人心。隨著越來越多臺灣同胞踏上大陸的土地,在交流中相知相惜,在相處中同心同行,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根基必將愈發牢固。相信在更多務實政策的推動下,兩岸同胞終將攜手同心,共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美藍圖。(李敏)
[責任編輯:黃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