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昭示祖國必定統一
2025-11-04 14: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11月2日至3日,由北京大學主辦的“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兩岸暨港澳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抗戰與臺灣光復、臺灣的抗日運動等話題分享學術成果。與會專家認為,臺灣光復、回歸中國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大成果,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堅如磐石的法理基礎和歷史事實,決不容歪曲和否定。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鐵的歷史事實。甲午戰敗,乙未割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洗刷了半個世紀的民族恥辱。臺灣政治大學歷史學係教授劉維開表示,“光復”是“失去再收回”的意思,正因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臺灣才復歸中國。
  臺灣光復、回歸中國是兩岸同胞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的勝利成果,深刻昭示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始終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命運所係的深刻道理。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呂芳上介紹了時任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的著作《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以上,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臺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的重大歷史事件,是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內的一係列國際法文件,早已無可辯駁地明確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明確臺灣回歸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其權威性不容質疑和挑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其中包括對臺灣的主權。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臺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事實,也是國際定論,捍衛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必然要求。
  臺灣地位問題早在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時就已經徹底解決。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不僅歪曲歷史事實,“只提終戰,不提光復”,甚至勾連外部勢力鼓噪所謂“臺灣地位未定”的謊言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改變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地位。鼓吹“臺獨”就是分裂國家,支持“臺獨”就是幹涉中國內政,縱容“臺獨”就是破壞臺海穩定,這些謊言和謬論公然挑戰聯合國權威和戰後國際秩序,十分荒謬和危險,絕不會得逞。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兩岸統一既是歷史定論、法理必然,也是大義所在、大勢所趨,更是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時代洪流。截至目前,183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均支持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想要走歷史的回頭路,妄圖將臺灣再度從中國分裂出去,14億多中國人民絕不答應,國際社會也不會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4日 07 版)
[責任編輯:黃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