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京臺科技論壇開幕: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 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縱深發展
中國臺灣網北京9月19日訊(記者 尹賽楠)“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並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更理想、更有為的發展空間,為兩岸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開辟更廣闊、更多元的新天地。”
9月18日,第28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開幕。(中國臺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9月18日,第28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開幕。兩岸科技產業界人士和相關公協會負責人、企業家以及臺商代表共襄盛會,共話產業合作新藍海,共謀兩岸發展新篇章。
本屆論壇以“共育新質生產力 攜手融合新發展”為主題,採取“1+4+N”舉辦模式,即1場開幕式暨主論壇,4場平行論壇,以及N場係列配套活動。開幕式上,多個兩岸經濟科技合作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為廣大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京臺科技論壇自199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28年在京臺兩地舉辦大型活動,成為兩岸重要的經貿交流合作平臺、科技創新引領平臺和融合發展展示平臺。28年來,論壇秉持“專業高端、特色實效、互利共贏”的原則,舉辦峰會、專題論壇、項目簽約、參觀考察等一係列活動,為促進京臺經濟交流合作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開幕式上,多個兩岸經濟科技合作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中國臺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兩岸產業須攜手應對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表示,大陸在新興產業領域,如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車等方面成果顯著;臺灣企業在通信、數據中心、先進制造等產業具備優勢。兩岸產業互補性強且有豐富合作經驗,若雙方產業鏈能夠進行係統性創新對接,可優化布局、融入大局、共同發展。
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表示,祖國大陸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釋放出了眾多新興產業發展機遇,我們廣大臺商和兩岸企業家應攜手共享新興科技帶來的紅利,更好地融入大陸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努力探索新質生產力,為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與永續發展開拓空間。
“今年論壇主題不僅涉及AI,還包含諸多新質生產力元素,為臺商在內循環中提供了諸多機遇。”臺灣中華婦女聯合總會主任委員雷倩說,臺灣當局對兩岸發展及開放持負面態度,給廣大臺商和臺灣產業帶來諸多困擾,但政治阻隔從未阻撓兩岸經貿發展。兩岸互補合作可實現互利雙贏,這是未來發展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