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臺企積極參與第二十五屆投洽會:“與大陸企業共同開拓全球市場、鏈接世界”
2025-09-17 11:0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首次設立“兩岸融合發展專區”、舉辦“五省市對臺營商環境推介活動”、邀請臺商臺企組團參展逛展……在近日于福建廈門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上,主辦方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為臺商臺企尋找商機、對接客戶、洽談合作提供便利。
本屆投洽會展覽總面積12萬平方米,舉辦投資促進活動超過百場,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會。與會臺商臺企表示,投洽會是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希望更多的兩岸企業攜手發展,開拓海外市場,佔領更多市場份額,逐漸實現通兩岸、創未來的願景。
集中展示成果
森田藥妝的醫美產品、金門高粱的經典酒品……在首次設立的“兩岸融合發展專區”,各類臺灣特色產品琳瑯滿目,吸引不少觀展者駐足細看。該展區以“新融合·通兩岸·創未來”為主題,面積500平方米,集中展示兩岸經貿合作發展成果以及臺資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等。
深耕醫美護膚領域的老牌臺企森田藥妝首次參與投洽會。森田藥妝集團董事長特助周志翰表示,能夠參加投洽會這樣的高級別盛會,本身就是對企業的一大認可和宣傳。“我們也帶來了主打產品和新產品,希望通過這一平臺結識更多海內外夥伴,探索合作可能。”
臺企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文浩這些天在展區忙得不亦樂乎。“我們帶來了一係列原創產品,包括打破壟斷的無油空壓機、效率拉滿的兩級壓縮設備、多行業適配的真空泵……東亞機械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不僅樹立了行業標桿,更讓大家看到中國裝備制造‘能自研、能超越’的底氣。”韓文浩自信地向觀展者介紹。
近年來,福建積極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最活躍的區域、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統計顯示,福建新設臺企企業數和實際使用臺資規模連續3年位居大陸各省份首位;2024年閩臺貿易額增長4.2%,大陸首支由臺商發起的兩岸產業投資基金在福建設立。
加強對接合作
本屆投洽會期間,由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與中國(廈門)國際投資促進中心聯合主辦的“五省市對臺營商環境推介活動”在廈門會議中心舉辦。活動現場,吉林、浙江、山東、湖南、四川五省推介代表圍繞各自區位特點、產業特色、發展平臺、投資優勢進行深入推介,與臺商開展項目對接交流。
現場多位臺商表示,希望以此次推介活動為契機,與大陸加強產業對接合作,讓臺企的技術優勢與大陸的市場優勢深度結合,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共同把握現代化發展機遇。
臺商二代、海南鈺程CEO許怡潔的家族企業從健康食品和化妝品原料起家,現在專注大健康產業,在海南設立跨境電商平臺。她在參加完推介活動後表示,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吉林的人參產業,因為可以和自己企業的大健康和保健食品業務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大陸市場龐大,而且不同省份有各自特色的產業和資源,這為臺商臺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
廈門艾斯星傳媒董事長彭蔚綸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作為專注AI、機器人、醫療等領域的投資人,他發現大陸在這些領域的發展遠超預期。“回臺後我會將這些信息分享給臺灣相關領域的投資人和企業家,讓他們了解大陸各地的產業發展情況。同時我也會告訴身邊年輕人大陸的真實面貌,希望他們有機會也去走走看看。”
把握發展機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企借力投洽會這座橋梁,把握新發展格局重大機遇,積極嵌入大陸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進程,加快融入大陸市場,兩岸經貿交流不斷譜寫新篇章。
從1997年第一屆投洽會舉辦至今,廈門臺商協會榮譽會長、佳好集團(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家瑩已參加了10多屆。他見證了不少臺商找到發展機遇,實現投資項目的落地。“投洽會歷經多年發展,不僅成為全球投資領域的重要平臺,也成為連接兩岸經貿合作的關鍵橋梁,為臺商融入大陸發展、對接國際資源提供了寶貴契機。希望廣大臺商在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臺商力量。”
“祖國大陸經濟根基雄厚、內生動力蓬勃,始終是臺商臺企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強後盾和投資發展的理想熱土。”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認為,廣大臺商臺企將借助投洽會這一對外開放窗口,與大陸企業共同開拓全球市場、鏈接世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在低碳產業、生物科技、醫藥健康等領域與全球企業探尋更多合作機會。
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表示,大陸產業基礎雄厚、應用場景豐富、創新動能強勁,臺灣則在半導體、電子信息等領域,擁有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兩岸產業界應透過投洽會這樣的平臺,探討出未來全球經貿發展的趨勢,讓兩岸能夠優勢互補,融合創新,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