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臺商臺企積極參與服貿會:“大陸市場對我們而言不可或缺”

2025-09-12 08:1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金黃的炸串、深紅的肉片、翠綠的蔬菜……盡管只是模型,臺企呷哺呷哺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的展品讓人垂涎欲滴。過去每屆服貿會呷哺集團都沒錯過,今年再赴“服貿之約”。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辦。記者在現場看到,位于首鋼國際會展中心的臺灣形象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參展的臺商臺企表示,希望通過服貿會這個大平臺,積極參與兩岸產業合作,搶抓大陸發展機遇,在深度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發展信心足
  “這已經是臺灣形象展第5次亮相服貿會。”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秘書長施心木向記者介紹,臺灣形象展的主題為“服務融合發展,共享民族未來”,與服貿會“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的理念相輔相承、相互呼應。展區設計以展開的畫卷為靈感,整體以流線型紐帶和一個圓形組成,配以閩南紅磚紋和臺灣少數民族元素裝飾,寓意兩岸一衣帶水、一脈相承。
  展區內設立了京彩臺灣、臺企風採、臺商服務、互動訪談4大板塊,共有來自科技服務、健康衛生服務、金融服務、供應鏈及商務服務4大行業的36家臺灣企業展出實物展品200余種,突出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業態、新機遇。其中科技服務類7家、健康衛生服務類6家、金融服務類3家、供應鏈及商務服務類20家,8家企業為首次參展。
  “自首屆服貿會起我們就積極參與,每年來了都有收獲。”呷哺集團副總裁張艷梅說,服貿會不僅是臺商臺企的重要展示窗口,更是合作的寶貴平臺。今年呷哺集團入選服貿會指定餐飲服務商,“集團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服務與產品品質。我們對在大陸的發展很有信心。”張艷梅說。
  合作空間大
  為兩岸經貿科技交流合作牽線搭橋的兩岸科技創新中心,今年首次亮相服貿會。天星醫療康復鏡、元蘿卜下棋機器人、中科雲創MR眼鏡……一眾科技產品吸引參觀者紛紛前來體驗。該中心目前已有89家合作單位,其中大陸企業48家、臺企41家,此次帶來16家企業的30多款產品。其運營負責人汪浩對記者說,臺企在精密儀器、集成電路等領域深耕多年、基礎扎實,具備一定優勢,而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兩岸產業各有所長,未來在服務貿易領域有巨大的融合發展空間。”
  北京至毅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落地兩岸科技創新中心的臺企。“這家光刻膠企業通過我們的平臺,成功對接了全球半導體顯示產品龍頭企業京東方。”汪浩透露,這家臺企正計劃在北京打造自主化量子點光刻膠量產研發實驗室,“有了合作研發平臺和訂單支持,在大陸開展業務會更順暢。”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陳世偉同樣認為,臺企在精密儀器、精致農業、文創等領域具備競爭力,而大陸在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兩岸攜手深化合作正當其時,前景廣闊。“現在不少臺灣企業不再局限于獨資經營,而是選擇與大陸企業以合作模式開展生產。”他說。
  市場機遇多
  “作為在寶島臺灣發芽、在祖國大陸壯大的民族品牌,旺旺已經成為兩岸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林天良介紹,這次服貿會規模盛大,旺旺聚焦在文創食品與飲料,帶來旗下最新研發的產品。“希望借助服貿會這個推介中國產品、中國服務的平臺,把我們最好的產品推向海外。”林天良說。
  在臺企英業達集團展臺前,一位參展者正面對電子屏幕抬起雙臂、轉圈,完成幾個簡單動作後,一份AI骨骼檢測診斷報告即刻生成。公司的現場工作人員孔慶成介紹,目前英業達在大陸的分公司遍及北京、天津、重慶等地,在上海、重慶、南京都有生產基地。“大陸市場對我們而言不可或缺。”孔慶成說,早期企業依托大陸市場發展筆記本電腦業務,如今大陸互聯網、人工智能產業飛速發展帶來新機遇,“2024年公司營業額大幅增長,離不開大陸大型科技企業對算力和智能設備需求的提升。”
今年服貿會期間,臺灣形象展專門設置了直播間,多家臺企在展示產品的同時進行直播銷售,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第3屆兩岸服務貿易推進會”同期舉辦,多家臺企在推進會上進行了產品發布及合作簽約。“兩岸企業界要把握時代機遇,深化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會長陳文錧說。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