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反對霸權主義,捍衛公平正義——九三閱兵,中國軍隊向全世界鄭重宣示

2025-08-20 16:0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8月20日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9月3日將舉行盛大閱兵式。8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並邀請到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將副主任徐貴忠介紹了閱兵準備工作有關情況。

  吳澤棵表示,這次閱兵,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徵程的首次閱兵,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是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民族精神在新時代賡續傳承的重要體現,是堅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鄭重宣示。

  據悉,此次閱兵活動按照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70分鐘。其中,閱兵式環節,受閱部隊在長安街列陣,光榮接受檢閱。分列式環節,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的順序,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

  吳澤棵表示,這次閱兵,編設45個方(梯)隊。參閱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中遴選,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地面和空中裝備都是體係編成、混合編組,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精打、無人和反無人裝備,也是第一次對外展示,充分彰顯我軍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能力。

  “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是我軍的訓練傳統。”針對此次閱兵訓練在實戰中的意義,徐貴忠表示,閱兵作為跨軍兵種、跨軍地聯合軍事行動,我們在組織實施中,始終按照聯合要求,精確籌劃控制每一次方隊梯隊的分練和全要素全流程合練,科學配置兵力、精準調控行動、周密組織協同,實現各領域各要素的深度耦合、渾然一體。閱兵訓練把各方向、各領域軍兵種力量結合在一起,統一指揮、統一訓練、統一管理、統一保障,通過米秒級的行動強化部隊的指揮運行、信息融合與戰術協同,強化號令意識、協同紀律和作風養成,進一步夯實部隊的聯合素養。

  此次閱兵活動編設了戰旗方隊,集中展示我軍抗戰時期的功勳榮譽旗幟。對此,吳澤棵表示,在14年抗日戰爭浴血奮戰中,涌現出很多英雄群體和戰鬥英模,他們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建立了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勳,鑄就了光芒不熄的精神豐碑。

  吳澤棵指出,戰旗方隊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與人民英雄紀念碑交相呼應,將是一段英雄與功勳同在、歷史與現實交融的感人場景,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對功勳榮譽的始終銘記。再一個是,賡續傳承偉大精神。戰旗的擎旗手,都來自相應的功勳榮譽部隊,體現抗戰精神的薪火相傳,體現優良傳統的賡續弘揚,必將激勵全軍官兵傳承紅色基因,在強軍興軍徵程中砥礪奮進、再立新功。

  兵民是勝利之本,民兵與黨領導的武裝鬥爭相伴而生。抗日戰爭中,民兵規模達到260萬人以上,廣大民兵參戰支前、英勇作戰,殲敵10.6萬余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新時代民兵轉型重塑,邁向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了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使命作用。

  徐貴忠表示,這次閱兵,我們從15個省份抽組民兵參閱,覆蓋抗戰時期黨領導的主要抗日根據地,她們有的來自鐵道遊擊隊、平原遊擊隊等戰功赫赫、威名遠揚的優良傳統民兵隊伍,有的來自創造了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獨特戰法發源地的典型民兵組織,有的來自新中國成立後作出新貢獻、發揮新作用的先進民兵群體,既體現民兵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也反映新時代民兵建設的新風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新成就。在受閱著裝上,此次民兵方隊與以往的閱兵相比也有很大創新,將充分展現新時代中國民兵的嶄新形象。

  吳澤棵指出,這次閱兵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並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華兒女前赴後繼、戮力同心,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殲滅日軍150多萬人,譜寫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篇章,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吳澤棵強調,我們願同世界上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以史為鑒,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文/尹賽楠)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