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一場跨越海峽的“青春對話”,書寫“走進政協”的兩岸融合新篇

2025-08-05 22:1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8月5日訊(記者 尹賽楠)海峽難隔鴻雁,歲月不改人心。8月5日,2025“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在福建舉行。臺灣政黨代表、臺灣青年學子和在閩創業就業臺青、專家學者等嘉賓齊聚一堂,講述政治協商民主下兩岸融合發展的動人故事。

8月5日,2025“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在福建舉行。(中國臺灣網 發)

  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表示,兩岸融合、福州先行,我們正加快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全力推動榕臺經濟融合、社會融合、情感融合、全域融合。本次活動是一場兩岸青年心靈契合的雙向奔赴,希望大家在相知相親、同心同行、互學互鑒中增進相互了解、拉緊情感紐帶,帶動更多臺胞臺青來福建福州追夢築夢圓夢,攜手把有福之州、溫暖榕城建設得更加美好,共同打造第一幸福家園。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表示,青年作為兩岸融合發展與協商民主的參與者、親歷者,應成為破除交流合作障礙的關鍵力量、塑造祖國統一大勢的最大增量。希望臺灣青年的真實體驗、真誠思考和真情分享,讓更多島內民眾了解祖國大陸的真實情況。兩岸青年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攜手書寫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青春華章。

  臺灣《觀察》雜志社發行人紀欣在致辭中表示,臺灣青年是兩岸的希望和未來,希望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走進政協”,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理解與意見,並將其傳播出去,為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貢獻自己的心力。

  “在我們一家人看來,去臺灣是探親,回福州才是家。”在臺上頗為感慨地說這話的,是生長于臺灣新北市、來福州已有十年之久的“福州女婿”林傑民。去年8月,林傑民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閩臺鄉建鄉創中的親身經歷和體會。這次重回故地,他又有了新感受。“只要兩岸同胞持續增進溝通、深化理解,彼此的心一定會越走越近。”

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 發)

  與政協結緣6年之久的臺胞林君盈,近年來在福州高新區這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創業熱土上,做起了兩岸青年交流的“紅娘”和臺灣青年築夢高新區的“引路人”。“政協委員帶著民眾的心聲和訴求,從教育到科技,從生態到民生,每一個提案都關乎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讓我看到政協制度匯聚民智、凝聚民心的強大力量。”林君盈說,她滿懷期待在政協這個平臺上,兩岸青年能攜手共進,為兩岸美好未來添磚加瓦。

  年輕的臺灣姑娘許真真,來福州雖僅四年,卻稱自己“在福州的志願服務中找到了歸屬”。兩年前,許真真加入了“桂溪社區臺胞志願者服務隊”,在環保小事中感受到獨屬于福州這座城市的溫度。“我有一個心願,希望在未來,志願服務會成為兩岸同胞同心共情的橋梁紐帶,讓‘志願之花’,開遍海峽兩岸。”

  今年5月,福州發布《福州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試第二批政策》,加速福馬“同城生活圈”建設。從馬祖福澳碼頭到福州新家,“下了船就有公交車”;“福馬同城通卡”,公交、地鐵隨便坐,更有十幾個景點可以免費或者優惠參觀;馬祖在榕鄉親背靠福馬產業園的好政策,“賺了點小錢”,生活越來越有滋味……活動現場,一場笑淚俱全、活靈活現的情景劇《喬遷之喜》,將福馬“同城生活圈”的“好處”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展現了不少臺胞真正因此得實惠、見真情。

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 發)

  活動現場,一位與馬祖緣分甚深的臺胞魏文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魏文的爺爺是福州人,奶奶出生在一水之隔的馬祖。一年高中假期,魏文回到福州探親,結識了本地姑娘林文,兩人一見鐘情,也讓魏文在此後把事業發展中心轉移到了福州。在他看來,福馬“同城生活圈”,不僅僅是交通、政策的便利,更是兩岸青年共創未來的精彩舞臺。加快打造福州和馬祖“同城生活圈”,既立足臺胞需求,又發揮政策優勢,對兩岸融合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從臺青的“我與我的政協故事”講述,到福馬“同城生活圈”的實景演繹,這場活動不僅是兩岸青年的情感共鳴場,更是大陸政治協商制度“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呈證。活動最後,熟悉的歌曲《奮鬥吧!青春》又一次在舞臺唱響。激昂的樂聲里,與會嘉賓笑容洋溢,共同期盼兩岸交流走深走實、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美好未來,譜寫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