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評論:俄派戰艦赴敘 將引美俄口水戰?
主持人:
您的意思回不去了?
杜文龍:
肯定回不去了,因為已經被解體了,而且解體以後已經開始返回。所以現在修好的裝備本來是阿薩德的裝備,但是現在維護好了以後再向前回,就有一個問題,這些直升機會不會加入到今後利比亞的作戰行動中,如果有這種行動,之前胡拉鎮的屠殺事件,或者是後邊的一些大的屠殺事件,如果“米-24”參戰,這個仗到底算在誰的頭上,俄羅斯也很害怕。如果再發現比如“米-24”參戰了,以前都是大空軍火炮,或者是布戰車或者是坦克,都是俄式裝備,如果再有類似的事件成為今後國際社會一個關注的焦點,那俄羅斯的責任就太大了,自己修好的“米-24”到了敘利亞加劇了內戰,造成了平民的傷亡,我想這些事恐怕比較麻煩。
現在之所以把這個事炒得很熱鬧,就是想讓俄羅斯目前處于搖擺的態度趕緊有一個定論,現在估計它也在準備,跟反對派也在談,跟這邊也在談。無論跟誰談,最後誰能夠滿足俄羅斯的條件,誰能讓俄羅斯接著用,接著買俄羅斯的軍火,我想俄羅斯就會接受誰。
正在評論:俄敘軍事關係淵源頗深 敏感度高
主持人:
尹先生您的判斷俄羅斯的立場是在發生搖擺嗎?現在已經有外媒的評論說俄羅斯準備要放棄阿薩德?
尹卓:
是否放棄阿薩德,實際上它沒有能力支撐阿薩德,在反政府武裝面前,它跟西方的這個力量強度完全不一樣。美國首先它有完全的準備,軍事幹預,他要說幹預完全有能力幹預,俄羅斯做不到。另外它還有北約,就是俄羅斯不出面,英國、法國馬上就可以動手,而且馬上會起作用,俄羅斯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包括在科索沃戰爭期間,它只是在槍戰機場起了一點作用,其它的任何作用沒有起。俄羅斯海軍在整個二戰到今天沒有打過一次實戰,我們就知道俄羅斯在這種戰的面前,它是真正的什麼態度,它一定不會真正參戰,美國人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沒有能力支撐阿薩德,它所謂的支撐就是政治上、外交上的。
主持人:
所以你看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到墨西哥去參加G20,然後和奧巴馬被媒體高度關注的普奧峰會,結果很多媒體都在分析,一方面說這倆人冷冰冰,互相兩個小時交談都不帶看對方的。
但是另一方面,又透出消息,普京可能跟奧巴馬見的時候已經把阿薩德給供出來了,意思就是說放棄了。甚至還有的說中俄原來一個戰線,是不是把中國給出賣了。這個視頻我們有,來請導播給放一下。
我們可以看畫面里面普京還真是這樣,普京在整個說話的時候就不太正眼去看奧巴馬,而奧巴馬也是扭著頭,你看面部表情,很細心的媒體馬上就關注到了。杜先生,您覺得美俄之間會不會就敘利亞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
正在評論:敘危機後“普奧”首會彌合分歧?
杜文龍:
這個取決于力量,從現在看,俄羅斯如果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支持阿薩德,現在能力不夠。而且它面臨整個西方國家的一個孤立,就你一個人去支持,或者你跑在最前面,西方處處都是喊打的聲音,這樣會讓它的位置非常不利。如果它處于這個境地,俄羅斯今後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也很大,而且在敘利亞得到的利益和從其它國際社會所獲得利益就會嚴重不對稱,這種情況下就得不償失。
比如去年的航空母艦要訪問,之前聲勢特別特別得大,結果停留了不到24小時就走了,8日進來,9日就走了,而且根本就沒有進港,說是港口深度不夠,幹脆在外面待一會兒得了,反潛艦和油輪進去補給了一下。之前號稱6天的停泊時間和後來不到24小時停泊時間,這就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我想俄羅斯目前正在權衡,在反對派和巴沙爾這塊,哪個地方能夠獲得利益更大。如果能獲得相同的利益冒這個風險不值得。
主持人:
尹先生,如果咱們這麼說,假定俄羅斯態度發生了轉變,而且過不了幾天我們明確地聽到來自俄羅斯的聲音,就是阿薩德你走吧,這會對整個敘利亞的局勢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尹卓:
會加快政權的更迭,我們說敘利亞政權會迅速地伊斯蘭化,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是贏家,西方沒有一家是贏家,最後的贏家是伊斯蘭,一定會伊斯蘭化。我們看現在埃及的政權,突尼斯政權、利比亞政權的走向,今後下面就像伊朗一樣,如果向埃及政權現在選的一樣,完全沒有什麼中東,沒有任何的什麼阿拉伯之春,完全是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化,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樣子,穆兄會的敘利亞分支上臺。
主持人:
也不可能說是這種走向會符合你這個西方的利益。
尹卓:
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主持人:
所以其實敘利亞的局勢最終怎麼樣,你不能簡單地看它在戰局上的勝與負,而是要看背後深層政治力量的變化。好,感謝二位,我們去一段廣告。
自去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美俄腳力是衝突漩渦中不能回避的一對組合,在今天的G20墨西哥峰會上,習慣了在太平洋兩岸隔海對話的美國總統與俄羅斯總統終于見面了,到底能夠在敘利亞問題上解決多大的問題,我們還有待觀察。好,感謝您收看我們今天的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