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2011十大國際新聞出爐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上榜

時間:2011-12-26 13:47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還有五天,2011年就要劃上句號了。有人感慨,2011,這個世界究竟是變得更好,還是更糟?先別急著回答,我們回過頭來,一起重溫這一年的風起雲涌。

  今天,我們先以主體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為脈絡,為您盤點中國國際新聞論壇年會剛剛評出的2011年“十大國際新聞”。

  首先,排在“十大國際新聞”首位的是“西亞北非政局動蕩,強權人物接連倒臺”。

  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當地時間20號上午8點左右向卡扎菲殘余勢力在蘇爾特的最後的陣地發動了總攻,在利比亞執政當局宣布攻佔蘇爾特不久,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發言人古加在對不城市班加西宣布,卡扎菲因傷重而死亡。

  “十大國際新聞”之二:“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核泄漏使周邊國家不安”。

  “十大國際新聞”之三:“本·拉登被擊斃,反恐戰爭沒有終結。”

  奧巴馬:今天一小隊美軍以非凡的勇氣和能力執行了這項任務,經過交火他們殺死了本·拉登並且拿到了他的屍體,今晚我可以告訴那些因為恐怖主義而失去至親的家庭,正義得到了伸張。

  “十大國際新聞”之四:“英國《世界新聞報》深陷竊聽門,媒體自律問題凸現。”

  默多克:我道歉了,我不會再多說了,我只想說作為集團的創始人我對竊聽事件感到震驚,我哭了也道歉了,除此之外無可奉告。

  “十大國際新聞”之五:“‘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退役,美國告別航天飛機時代。”7月21日,美國“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它不僅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次飛行,同時也為美國為期30年的航天飛機項目正式劃上了句號。

  “十大國際新聞”之六:“挪威恐怖襲擊震驚世界,歐洲多元文化面臨考驗。”7月22日,32歲的極右翼分子布雷維克一手制造了76人死亡的血腥殺戮,他在法庭上承認襲擊事實,但是卻拒不認罪,聲稱自己是在“拯救歐洲”,以阻止其被穆斯林移民“殖民地化”。

  “十大國際新聞”之七:“歐債危機日益嚴重,歐洲一體化遭遇挫折。”

  “十大國際新聞”之八:“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佔領華爾街’席卷美國。”

  抗議者:我們的精神不會消亡,這僅僅是抗議活動的開始,不管是冬天還是雨天晴朗還是寒冷,我們的抗議都會堅持下去,我們會一直減收在這里,因為99%的美國人理應在這個國家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

  “十大國際新聞”之九:“倫敦騷亂有深層次原因,政府和警方強有力打擊。”8月6日起,英國首都倫敦開始出現一係列打砸搶燒暴力活動。在首相卡梅倫的直接指揮下,警方逮捕了大批騷亂分子。輿論認為,西方國際應當反思其自由主義價值觀,研究年輕人中流行的反社會心態。

  最後一件受人關注的就是前不久一場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德班氣候大會,世界關注減排條約。”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