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激情 淚點飛揚
辛亥革命之後復辟與反復辟的鬥爭,使得兩千年來一直被尊奉的舊理念、舊思想逐漸開始受到當時中國知識階層的質疑。在此基礎上,一些知名學者和青年學生開始對洋務運動乃至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進行反思,一場救國思想和救國理論的大碰撞由此發端。在《建黨偉業》的三段式劇情中,發生在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和發生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高潮戲份中的兩個關鍵性節點。動用了近千名群眾演員參與拍攝的五四運動,被評為全片“淚點”。
【歷史還原】
巴黎和談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政府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和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都遭到拒絕。4月30日和談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在巴黎和談中,中國政府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出場人物】
簡介:字少川,1919年和192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1919年1月28日,代表中國就山東問題在巴黎和會上發言,駁斥日本要求。6月28日,和外交總長陸徵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公使魏宸祖一起代表中國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