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因兒死亡打砸醫院 男子尋釁滋事罪獲刑兩年半

時間:2010-06-09 08:24   來源:廣州日報

  “醫鬧”深層原因

  是醫患對立情緒

  番禺衛生局負責人介紹說,由于醫療鑒定和司法訴訟程序比較復雜,耗時較長,正常的醫療鑒定程序差不多要半年時間,很多家屬不願走這種程序。

  患者沒有醫學和資金背景,跟大醫院打官司怎麼會贏?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由于醫患矛盾對立情緒越來越突出,病人死在了醫院,患者家屬根本不相信同為醫生作出的醫學鑒定。

  “職業醫鬧”的介入,使得患者或家屬動機不純。部分醫院考慮到自身形象支付了“無過錯賠償費”。于是醫療糾紛就陷入“小鬧小賠,大鬧大賠,不鬧不賠”的尷尬“怪圈”。番禺政法委相關領導說,其處理的醫療糾紛案例,沒有一個“醫鬧”願意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最終都是醫院賠錢了事。

  記者調查:

  惡性“醫鬧”漸成市場

  “可以理解一些家屬因情緒悲痛與醫院發生言語衝突,但惡性醫鬧卻不能容忍。”番禺區衛生局的一位負責人談起“醫鬧”很是頭痛。據其介紹,目前“醫鬧”在番禺呈上升趨勢,5人以上的醫療糾紛一年大約有三四宗。

  2010年3月,在石樓醫院一位湖南小孩經搶救無效後死亡,患者家屬等數十人聚集圍攻醫院。

  番禺區的某大醫院院長,在醫療糾紛中被一名患者家屬連續跟蹤10余天,吃飯上廁所都有人跟。

  “發生醫療糾紛,患方不通過正常渠道解決,而是去醫院擺花圈、設靈堂。”這位負責人說。目前社會上甚至形成專門的“醫鬧”市場。石樓醫院旁就有一群搭客仔,只要醫院發生醫療糾紛,他們就會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甚至請人從佛山、中山等地趕過來“助陣”。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