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江山如畫 | 千冊辭書,聯結跨越國界的共同文脈

2025-11-27 09: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常州11月26日電(記者 謝藝觀 李雨昕)“汪惠迪曾在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集團工作多年,得知我們要建博物館,就把珍藏三十多年的《爾雅音圖》捐了出來。”

  在常州市近現代辭書博物館里,董事長王榮泰向中新網記者講起這件國家三級文物背後的故事,語氣中滿是珍重。

  “《爾雅》是《十三經》之一,還被譽為‘中國辭書之祖’,館藏的這個版本,是嘉慶六年影宋繪圖本重摩刊,具有非常珍貴的價值。無論是進行辭書研究,還是追溯辭書起源脈絡,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王榮泰表示。

  《爾雅音圖》嘉慶六年影宋繪圖本重摩刊。 謝藝觀 攝

  為辭書建一座博物館,不只是展示版本、紙墨和裝幀,更在于讓綿延數千年的辭書文脈得以繼續流動,讓辭書里的中國故事被更多人看見、理解、傳承。這是中國辭書界多年來的願望,也是一代又一代全球辭書人共同堅守的初心。

  帶著這樣的願景,常州市近現代辭書博物館于2023年底啟動建設,歷經兩年,于11月正式揭牌。博物館面積約1200平方米,設置了“文明中的辭書之光”“新中國辭書大觀”“辭書中的生命印記”“人生中的辭書”“常州的辭書緣”五大展區,係統呈現辭書的發展脈絡與文化價值。

  常州市近現代辭書博物館展示區。 謝藝觀 攝

  截至目前,32家出版、研究機構和40位個人為博物館捐贈了漢語、外語、民族語、綜合、專科辭書及百科全書等辭書近千種,共計3000余冊。出版年代自晚清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體係初具規模。

  這里有學生們最熟悉的《新華字典》的所有版本,也有中國第一部獨立自主研編的大型英漢雙語工具書《英漢大詞典》的第1版、第2版、第3版及相關資料,更有光緒年間《康熙字典》的石印復刻本、《說文解字注》清代刻本、民國商務印書館版《辭源》初版本等。

  此外,新加坡推廣華語理事會捐贈了《從石叻坡到新加坡 新加坡華語資料庫》,新加坡名創教育出版高級顧問林玉玲捐贈了《全球華語大詞典》(新加坡版)、《時代標準寫字字典》和《時代新加坡特有詞語詞典》,其他新加坡熱心人士捐贈了百余部辭書。《典范英語》主編霍慶文輾轉海外購得的一套珍貴的《牛津英語大詞典》(1933年初版本)亦捐贈給辭書博物館。

  這些跨越國界、遠涉重洋而來的珍貴藏書,不僅凝聚著全球辭書人對文化傳承的熱愛,也讓中國與世界在辭書領域形成了一條溫暖的文脈交流紐帶。

  王榮泰介紹,常州與辭書的淵源由來已久。《辭源》首任主編陸爾奎就出生于常州,他曾說“國無辭書,無文化之可言”,彰顯了辭書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歷程中的重要性。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辭書的收藏保護工作,同時依托博物館開展研究、交流和培訓,讓更多人走近辭書,了解辭書,喜愛辭書,使用辭書。”王榮泰說。(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