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華社推出係列微紀錄片《總書記關心的世界文化遺產》

2025-11-24 20:47:0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字號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蘊藏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記憶。近日,新華社推出係列微紀錄片《總書記關心的世界文化遺產》,展現平遙古城、福建土樓、麗江古城、中國大運河、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等五大“活態遺產”的傳承與發展。讓我們跟隨鏡頭,一同品味文化遺產的千年古韻,感悟新時代背景下文化遺產活化新生的獨特魅力。

 

  平遙古城

  自兩千多年前肇建,至二十多年前榮登《世界遺產名錄》,平遙古城這座曾匯通天下的晉商故里,以層層疊疊的光陰年輪,寫下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

  “平遙”二字的含義是平定遙遠的地方,包含著對國家安定的美好祝願。城郭凝骨,文脈塑魂。平遙承歲月之厚重,更在時光中煥新生長。千年平遙承古啟新,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外承天地,內含乾坤,于歲月流轉中訴說著光陰的故事,記錄著社會文明的發展。2008年7月,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一建築史上的奇跡,積淀著中華兒女勤勞勇敢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居所,更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符號。

 

  麗江古城

  民房群落、瓦屋櫛比、百橋千巷、清流繞坊。沉淀著納西族東巴文化的深邃,鐫刻著茶馬古道的商貿傳奇,麗江古城,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如今的麗江古城,40多個民族的2萬多名原住居民與遊客和諧共融,歷史與現代交融,古樸與時尚交織,正煥發新的光彩。

 

  中國大運河

  千年運河,聯通古今,潤澤兩岸,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奮鬥與興盛。2014年,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與浙東運河共同組成的“中國大運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人與水的持續互動中,大運河積淀出特有的文化與智慧,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從歷史走來,以生態起筆,以文化落墨,中國大運河,在一代代人的持續呵護和接續建設下,脈動千年,奔涌向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如果說杭州是一首詩,那麼西湖就是這首詩的魂。千百年來,西湖贏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蘇軾、白居易等名士都曾流連于其風姿倩影之中,留下了諸如“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無限繾綣。2011年6月,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清晰展現了中國景觀的美學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園林設計影響深遠。西湖,既是杭州的,也是浙江、全國和世界的。

  

  策劃:黃豁、樊華

  統籌:韓珅、王志斌

  編導:彭卓、姬楊、張旻曦、王心彤、馬牧旺青

  包裝:夏勇、史凱麗、楊震男、黃靖聰、郭雪南

  配音:王帥龍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