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專家分析:核心爭議未解決 美政府未來或陷“停擺”惡性循環

2025-11-13 20:44: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從而結束持續43天的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

  盡管聯邦政府“停擺”結束,但這份由兩黨談判多輪、幾經妥協的臨時撥款法案,並不包含民主、共和兩黨爭論的焦點,即醫保撥款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為什麼願意暫時達成一致?核心爭議沒有解決,是否意味著美政府的“停擺”只是“緩期”兩個多月?

  兩黨迫于壓力暫時妥協 也有各自算計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停擺”40多天之後,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最終實現妥協,得以暫緩危機。這種妥協本質上看還是兩黨在空前危機的壓力下,做出的符合自身政治私利的妥協的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總體上看,對于兩黨而言,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關門時間延長到空前的時長,美國經濟社會、相關公共管理已經完全進入了未知水域,完全無法判斷“停擺”到底會給美國經濟社會民生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會給美國普通民眾的利益造成多大的負面損失,甚至也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更加嚴重的公共危機。在這種壓力之下,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出現什麼情況,兩黨都是無法承受的,都將背負巨大的政治代價。所以,兩黨最終選擇妥協。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具體而言,對共和黨看,最近一段時間各路的美國主流民調都顯示,更多的美國民眾的確將這場危機遷怒于共和黨,共和黨面對著更大的民意壓力,有妥協的動機,從而進行止損。對于民主黨而言,它已經利用了這個關門危機當中民意對于共和黨的不滿。11月初,它在兩個州和多個城市的選舉當中實現了重大勝利,如果再堅持不妥協,也不排除未來會“引火上身”。所以,它就做出所謂的“見好就收”的選擇。總體而言,兩黨是在巨大的壓力考量之下,各自做出了符合其利益的暫時的妥協。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必須看到的是,由于民主黨的訴求,也就是要延續奧巴馬醫改相關的福利項目的訴求沒有得到落實,所以,其實導致政府“停擺”關門危機的核心問題,沒有得到任何意義上的解決。

  "關門危機"核心矛盾未解 未來或惡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從這個角度出發,未來,在12月份,如果美國國會兩院兩黨無法就延續醫療福利項目的問題達成一致,民主黨繼續保持不滿意的狀態,那麼,11周之後,也就是明年的1月30日之後,仍舊完全有可能因為沒有辦法通過撥款立法而出現“停擺”危機。

  這就意味著,目前這種暫緩危機的做法只是權宜之計,真正深層次的任何問題都絲毫沒有得到解決,未來的危機也必然難以避免。甚至,美國聯邦政府、美國政治也完全有可能陷入政府關門“停擺”的惡性循環之中。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