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廬山旅遊“小賬本”算大賬
新華社南昌11月11日電 題:廬山旅遊“小賬本”算大賬
新華社記者閔尊濤
清晨五點的仰天坪觀景臺,山風凜冽。工作人員徐輝和同事們早早備好熱姜茶,為等候日出的遊客驅寒。“沒想到看日出還有免費姜茶,心里很暖。”來自湖北的遊客王女士感慨。
一杯姜茶、一件免費租借的禦寒大衣、一句暖心問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務“小賬本”,正匯聚成廬山旅遊口碑與效益的發展“大賬本”。今年1到10月,廬山景區閘機客流量超195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28%。
廬山旅遊“人財兩旺”背後,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深刻變革。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豐富高品質旅遊產品供給,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廬山正以一係列暖心服務和創新業態,生動踐行著這一要求。
“隨著旅遊消費持續升級,我們的服務理念也必須不斷迭代更新。”廬山文旅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陳俊文坦言。2022年,廬山文旅控股集團成立,全面推行市場化改革,核心是建立服務、管理、工作“三大標準體係”,倒逼服務理念從“等客問”向“主動做”轉變。
改變,首先體現在一個個與遊客接觸的細節上。
徐輝所在的仰天坪,曾是遊客自發前往的“野景點”。如今,這里不僅修好了觀景臺,徐輝和他的班組更是成了“常駐服務隊”。“我們常說‘廬山最美的風景是人,最好的廣告是微笑’。”看到遊客的口碑越來越好,這位曾經歷下崗再就業的廬山人,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過去,遊客在索道廣場排長隊時焦急難耐。現在,廬山交通索道公司不僅增設了涼棚座椅,夏送綠豆湯、冬送熱姜茶,還在客流高峰期請來樂隊表演。“我們正努力從一個單純的交通工具,轉變為與遊客有交互、有溫度的服務平臺。”公司市場營銷部負責人吳靜說。
廬山觀光車公司推出了“解放雙手”的行李托運服務和直達觀日點的日出專線;山上的公廁變得幹凈無味,並配備了免費廁紙;各景點新設的服務驛站,免費提供熱水、充電和行李寄存等服務……這些實實在在的便利,讓遊客的體驗感不斷優化。
如果說無微不至的服務是廬山的“里子”,那推陳出新的文旅產品則是廬山的“面子”。
為讓遊客從“欣賞風景”轉向“體驗風景”,廬山下足了功夫。秋日的花徑紅葉林,景區通過精心設計的光影特效,營造出“丁達爾光”的夢幻場景,供遊客拍照;“李白”“紅葉仙子”等古風NPC(非玩家角色)在林間巡遊,與遊客驚喜互動;如琴湖畔,悠揚的小提琴聲與湖光山色融為一體。
“這片書簽的葉子是我自己撿的,設計也是自己完成的,太有意義了!”來自福建的遊客吳女士展示著剛在景區活動中親手制作的楓葉標本書簽。
新業態也在不斷豐富著廬山的“煙火氣”。KTV酒吧、港式茶餐廳相繼迎客,多個咖啡品牌入駐,為古老的牯嶺街注入了現代氣息。
夜幕降臨,廬山牯嶺街燈火通明,遊客依舊絡繹不絕。“從‘旅遊’到‘旅居’,我們賦予廬山‘人情味、煙火氣、文化蘊、科技感、國際范’的新內涵。”九江市委常委、廬山市委書記邵九思表示,當地正以創建世界級旅遊景區為目標,推動旅遊發展向高端化、品質化轉型,全力唱響“廬山天下悠”旅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