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十四五”以來那曲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幸福羌塘唱歡歌

2025-11-12 21:14: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字號

  “十四五”的春風掠過羌塘草原,在那曲這片壯美的草原上催生出萬千氣象。湛藍如洗的天空下,成群的膧牛如黑珍珠般散落在無垠的草場;嶄新的公路如哈達蜿蜒,連接起雪山環抱的城鎮村莊,熱鬧的市集似畫卷鋪陳,匯聚起百姓生活的幸福交響。

  那曲,正以項目為筆、奮鬥為墨,在“十四五”的宏偉藍圖上,續寫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的輝煌篇章。

  沃野織錦 特色產業繪新卷

  在嘉黎縣麥地卡鄉居隆村,索朗央珠的家庭牧場里奶香四溢。工作人員熟練地將酥油、酸奶和風幹牛肉等產品分裝打包。“自從成立家庭牧場,我們不僅學到了新技術,還拓寬了銷售渠道,開發了新產品!”索朗央珠指著包裝精美的產品,喜悅之情溢于言表。2024年,她的家庭牧場銷售額突破40萬元——這正是那曲市推動膧牛產業現代化的鮮活例證。

  近年來,在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那曲市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個國家級農牧業現代產業園區,擁有3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和19家市級龍頭企業,成功申報32家國家級合作社、11家自治區級合作社和7家自治區級家庭牧場,發展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636家,注冊家庭牧場3465戶,養殖大戶4564戶,一個多層次、全覆蓋的產業組織體係已然形成。

  與此同時,在那曲市農牧業科技研究推廣中心的溫室大棚里,農技人員捧起一顆顆飽滿的“黑美人”土豆,臉上綻放出收獲的喜悅。今年8月,那曲首次在海拔4500米以上成功試種“黑美人”土豆,畝產達1946.76斤。這一突破不僅是高原農業的重大進步,更展現了那曲在拓展食物供給體係上的創新勇氣。預計未來3至5年,“黑美人”土豆將在那曲形成“科研+示范+推廣”的全產業鏈模式,成為高原特色農業新名片。

  伴隨著產業發展的腳步,這座城市的生活品質同步提升。10月15日,隨著那曲市色尼區南部新城清潔能源集中供暖項目二期的正式投運,南部新城的居民家中暖意融融。換熱站內,技術人員正在監控設備運行情況。“我們攻克了地熱領域結垢與回灌兩大難題。”項目負責人儲志亮指著管道介紹說。目前,該項目已為那曲城區145萬平方米建築供暖,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為那曲市財政節約支出約5000萬元。

  從傳統牧業的現代化轉型,到高原農業的技術突破,再到清潔能源的民生改善,那曲的特色產業發展呈現出多元共進的生動圖景。

  天路築夢 那曲基建譜華章

  機械轟鳴,焊花飛濺——10月初,在平均海拔4100米的梅帕塘水庫施工現場,工人們頂著凜冽寒風進行魚道安裝作業。與此同時,廠房主體結構的鋼架在陽光映照下漸次成型。

  作為西藏在建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型水庫,梅帕塘水庫總庫容達2327萬立方米,施工總投資9.64億元,預計2026年6月30日全面竣工。梅帕塘水庫建成投運後,將有效解決索曲下遊4.44萬畝牧草地灌溉需求,保障索縣、巴青縣5.31萬居民飲水安全,年均發電量1.51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將極大改善流域用電緊張狀況。更值得期待的是,這項工程還將築牢索曲河流域生態屏障,在減少水土流失、保護植被的同時,為流域可持續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這座藏北水庫的建設成果,正是那曲市“十四五”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的生動縮影。“十四五”以來,全市交通體係實現歷史性跨越:“三橫四縱四通道”公路骨架基本成型,G345聶榮至那曲段建成通車,G6格爾木至那曲段高速公路建設全速推進,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電氣化改造前期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通信網絡建設同樣捷報頻傳——縣鄉村三級通信信號覆蓋率達100%,寬帶網絡實現全域覆蓋,市物流中心及城區5G網絡建設全面完成。

  從阡陌交通到數字網絡,從水利樞紐到生態屏障,那曲市正以扎實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藏北高原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畫卷。

  暖流潤心 民生福祉躍臺階

  “沒想到一個電話,就讓我在市區有了一個臨時的家。”7月18日,求職的仁青德慶順利入住那曲市設立的“求職驛站”後欣喜地說。今年以來,針對那曲籍困難高校畢業生異地求職成本高、就業資源獲取難等痛點,那曲市在全區率先創立“求職驛站+就業服務”一體化模式,以“免費住宿+精準就業服務”雙輪驅動,破解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

  “5天免費住宿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配套的就業指導、政策解讀等服務讓我倍感安心,有依靠的感覺真好。”在報考那曲市“五類”專幹人員招聘期間,仁青德慶如是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健康是幸福之基。就在那曲市為青年打通求職“最後一公里”的同時,另一項關乎千家萬戶健康的民生工程——基層藏醫藥服務體係建設也在索縣扎實推進。2025年10月10日,全區基層藏醫藥服務體係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此舉行,索縣藏醫院院長扎西多傑向與會者分享實踐經驗:通過組建醫共體專家庫並開展係統性巡診帶教,將優質醫療資源直接輸送至牧區基層;高山藏藥材保護區的建立與道地藥材的規模化種植,從源頭夯實了藏醫藥發展的根基;成功將“藏醫脈瀉雜炯療法”申報為國家級非遺,將古老的藏醫藥智慧推向了更廣闊的舞臺,實現了保護與創新的雙贏……

  從“求職驛站”為青年鋪平腳下的就業路,到藏醫藥服務為牧民織密身邊的健康網,這一點一滴的變化,正是那曲市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全方位、實質性躍升的有力見證。

  數據為證,幸福可感。“十四五”以來,截至2024年底,在就業方面,全市已累計完成農牧民轉移就業近34萬人次,實現增收超47億元;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4.74%。在教育領域,學齡前兒童入園率已超過81%,義務教育鞏固率高達98.1%,教育公平的陽光普照羌塘草原。在醫療健康方面,隨著那曲市高原病醫學研究中心、市人民醫院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和體檢中心等相繼建成投用,以及異地就醫結算網絡的全面覆蓋,群眾“看病難”問題正得到有效緩解。在精神文化層面,市、縣、鄉三級藝術團(隊)已實現全覆蓋,新創改編文藝作品超1180件,開展文化惠民演出7.58萬余場,豐富了千家萬戶的精神家園。

  一個個攀升的數字,一項項落地的民生工程,共同編織成那曲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圖景,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安居”與“樂業”並舉、“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足”同行的幸福畫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