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堶破“經濟脫碳”困局 中國方案有啟示
新華社倫敦11月12日電 題:破“經濟脫碳”困局 中國方案有啟示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召開之際,英國《經濟學人》雜志以封面文章聚焦中國能源轉型實踐,認為中國“為世界帶來了低價、充足的清潔能源前景,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數十億人改善生活的潛力,世界應該為之振奮、積極接納”。這份來自西方主流媒體的觀察,概括了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務實行動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作為全球清潔能源產能的主要提供者,中國持續投入研發,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長距離輸電等關鍵技術突破,再依托龐大國內外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成本優勢。中國向其他國家推廣清潔技術,既減少了全球碳排放,又為中國清潔能源產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形成利益趨同的規模效應。《經濟學人》指出,各國遲遲未能實現經濟脫碳,核心是缺乏可行路徑,而中國正通過實踐化解這一困境。
過去五年間,中國出口的風電和光伏產品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為全球低碳轉型作出重大貢獻。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能源短缺與減排壓力的雙重挑戰,中國的相對低成本清潔能源技術、完善的產業配套以及靈活的合作模式,為各國提供了“用得起、用得好”的轉型選擇。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發展上的目標愈發契合,這種將自身發展與全球利益緊密結合的轉型路徑,為破解全球公共產品供給難題提供了重要思路。
不少歐洲國家主動與中國開展新能源合作,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英國等多國市場銷量屢創新高。不僅是倫敦等大城市,北愛爾蘭重要媒體《愛爾蘭新聞報》總編輯克里斯·謝拉德告訴記者,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的街頭,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日益增多,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品牌憑借設計、性價比等優勢,走進越來越多英國家庭。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新三樣”產品熱銷全球的一個縮影。2023年,中國“新三樣”產品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2024年,“新三樣”產品出口繼續保持良好態勢;2025年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7%。
全球氣候治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命運與共的集體行動。中國通過自身發展與全球利益的緊密結合,將挑戰轉化為合作的機遇,用實實在在的技術、產品和方案,為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持續注入強大而可持續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