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全民全運,為健康中國夯實體育之基
珠水流光,灣區璀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11月9日晚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拉開帷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運動會開幕。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第四次出席這一國內最大規模、最高水平的綜合性運動會開幕式。
開幕式前接見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先進個人代表和全國體育係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一係列活動,凸顯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最根本的是增強人民體質、保障人民健康”。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闡釋體育之于健康、健康之于強國的意義。
對個人而言,“人生幸福快樂,強身健體十分重要”;對國家和民族而言,“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推動全民全運,以運動促健康,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是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
41年前,河北正定縣舉行歷史上第一次全縣全民運動會。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必須‘兩個文明’一起抓,老百姓‘錢袋子’要鼓起來,精神也要豐富起來,身體也要健康起來,讓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運動會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在福建時,推動加強公共場所安裝全民健身體育器材,方便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鍛煉;在浙江時,指導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在上海時,對特奧會籌辦工作高度重視、精益求精……在習近平同志看來,運動可以給百姓帶來幸福。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健康中國夯實體育之基,始終被擺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統籌推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加快建設健康中國”。
在中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全運會成為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結合、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相融合的平臺。
2017年,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在新的歷史坐標書寫下“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絢麗篇章——19個群眾比賽項目讓7萬名普通體育愛好者走進了國內最高體育賽事。
“把群眾性體育納入全運會,組織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就更好起到了舉辦全運會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
如今,冰雪運動跨過山海關、路跑賽事蓬勃開展、“村超”“蘇超”等相繼“出圈”、“15分鐘健身圈”遍布城鄉……人人參與運動、全民投身健身成為社會新風。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億萬人民的個人訴求與國家戰略共振,共同構建起現代化中國的健康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