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必勝的答案(人民論壇)

2025-11-10 10:5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1938年10月底,武漢淪陷。當時的抗敵演劇第三隊,從武漢撤離,前往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經黃河,其中一人震撼于船夫同狂濤搏鬥的場景,他抵達延安後寫道:“我們要抱定必勝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這個人叫光未然,寫下的作品正是《黃河大合唱》。字里行間凝聚著民族苦難、抗爭與希望,不朽的民族精神頌歌至今嘹亮。

  翻開最初的原稿,寫下的並非是“必勝的決心”,而是“必死的決心”。後人這樣回憶光未然當時的想法,“敵人太強大,根本就沒有想著能夠活著看見勝利”。面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必勝”還是“必死”?這是全民族的必答題,也以全民族抗戰給出了答案。

  必勝的答案,為什麼那麼篤定?

  因為主心骨。一篇《論持久戰》,真理之光照亮沉沉暗夜;一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讓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一係列戰略策略,指引抗戰勝利方向;一聲聲衝鋒號,挺起中國人民的精神脊梁……抗戰烽火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這是必勝的關鍵。

  因為無畏。開國少將、時任八路軍營教導員李水清,捂著中彈後血流不止的腹部,毅然衝向敵陣,“就是死,也要頭朝前倒下!”無數挺身而出的英雄、視死如歸的先輩,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才得以成就最後的勝利。

  因為團結。“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有錢的出錢,有槍的出槍,有糧的出糧”……從普通群眾到商賈名流,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中華兒女的一致抗爭,匯聚成勢不可擋的磅薄力量。

  因為信念。抗戰老兵景寶梅,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任務,“唯一的念頭就是保家衛國”;抗戰老兵武恩在衝鋒時不害怕,“我身後有老百姓,不能退”。胸懷家國、心係百姓,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信念才無比堅強,引領軍民在浴血奮戰中殺出向死而生的路。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曾經的硝煙戰場早已改天換地。河北阜平曾是晉察冀根據地的首府,如今正以特色產業促振興;寧夏鹽池曾有“三五九旅打鹽忙”的場景,現在鹽鹼地變成“金銀灘”;白山松水間鐫刻東北抗聯的傳奇,而今文旅新場景不斷涌現……從“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到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再到以新思路拓寬發展新出路,我們一直向著勝利的方向,前進再前進。

  如今,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鬥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以更大力度促消費、擴內需、穩外貿;直面“卡脖子”的科技遏壓,基礎研究發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提質加速……這些年,黨和國家發展歷經許多風雨挑戰,卻以制勝之姿激發更為強烈的主動精神、煥發更為厚重的歷史自覺,解決一個個難題、打贏一場場戰鬥。

  “一定能戰勝敵人”。前不久,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抗戰老兵李登月的自信,鼓舞人心。信腳下的土地,信頭頂的紅星,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必勝的答案將繼續閃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上。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