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讓每個人都平安回家!”

2025-11-09 12:5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在火場逆行,在懸崖絕壁索降,馳援圍困的孤島……

  十幾年來,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獎13次。今年的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他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先進模范代表,受邀現場觀禮。

  他就是胡楊,那抹無畏“火焰藍”中的一員。今天(11月9日)是全國消防日,一起走近他的故事。

  01

  “離死亡只有一步”

  今年37歲的胡楊是四川成都人。外公是家中第一位消防員,父親從事消防工作30多年,他們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一枚枚軍功章記錄著他們奮鬥的印跡,也在胡楊心中種下了成為一名消防員的夢想。

  18歲時,胡楊考入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學習消防工程專業。2010年畢業後,他第一站進入四川成都市消防支隊十六中隊。

  △大學時期的胡楊(右一)

  “終于可以衝鋒救援了!”

  剛到消防一線的胡楊,還有些“興奮”。然而不久後,他就遇到了不小的“考驗”。當時,一工地廠房里的柴油機組起火,廠房里不斷冒出濃煙,燃燒的柴油機組還在劇烈運轉,如果再不停下來,極有可能發生爆炸。

  胡楊與戰友迅速穿戴好防護裝備,衝向濃煙密布的廠房,不到一分鐘面罩就被熏黑了,即便穿著防護裝備,胡楊的臉和手也被燙出了水泡,手上的剪切工具也被烤得滾燙。

  他顧不上疼痛,和戰友艱難地貼地爬行,尋找輸油管道,用工具一點點切斷油路管,讓柴油機組停止運轉。隨後,大火被撲滅,避免了爆炸的發生,而胡楊也累得虛脫……

  △胡楊(左二)

  “在每一個救援現場,消防員都知道自己的危險所在,我們也會害怕,但是危險面前,我們不上,誰上?”

  這種“離死亡只有一步”的經歷,在胡楊的職業生涯中遠不止一次。

  02

  逆行,從不止于火場

  舟艇操作、潛水打撈、山岳繩索、直升機駕駛……隨著水域、山岳、地震等專業救援隊的組建,胡楊也在不斷解鎖新技能,漸漸成為了“全能型”消防員。

  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強震。災情發生後,飛鷹航空救援服務隊隊長胡楊率領隊伍執行偵察和救援任務。

  當天,震區天氣情況並不樂觀。3600米的高空,氣流氣壓不穩,飛機異常顛簸,震區山體兩側峽谷陡峭,不時會被雲霧遮蔽。為了等待降落的時機,胡楊和戰友忍受著缺氧的不適,在雲層上一圈圈盤旋。

  直到濃霧開始消散,胡楊抓住時機果斷決定下降,“我們不能錯過,災區人民等不起!”隨後,他們拍攝了大量第一手災情視頻和照片傳給後方,為救援指揮提供了關鍵信息。

  由于地震破壞,大型直升機沒有場地,不能降落,導致草科鄉很多急需救治的傷員無法轉運就醫。

  危急之際,胡楊和戰友乘輕型直升機快速降落到草科鄉,馬上組織力量清除現場障礙物。短短一個半小時,就開辟出了一片可供大型直升機起降的臨時停機坪,建立起了空中救援通道。

  03

  “讓每個人都平安回家”

  一路走來,胡楊參加過多少次救援、救出多少生命,他沒有特意統計過,但他的心願始終只有一個:讓每個人都平安回家。

  2023年大年初三,剛值完班的胡楊正準備和家人吃團圓飯,突然接到了救援任務:一個景區的纜車索道發生故障,被困的49人中,有幾個月大的嬰兒,也有六七十歲的老人。

  胡楊扔下碗筷,馬上帶領高空繩索救援隊爭分奪秒趕赴現場,展開營救。經過近一夜奮戰,49人全部獲救、無一人傷亡。

  那一刻,胡楊覺得自己“做到了”。

  其實,平安回家也是家人對胡楊最大的期盼。

  胡楊的父親深知作為消防員的危險,常常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傳授給他。出任務前,父親雖然只簡單叮囑一句“注意安全”,卻時刻守著電視新聞,希望能看到他的畫面。妻子和胡楊也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默契,從不和他討論任務的危險,默默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支持他為工作全力以赴。

  不久前的九三閱兵活動上,胡楊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先進模范代表,受邀現場觀禮。

  這不僅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與時代囑托。當直升機梯隊飛過天安門,胡楊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敬禮,“國家越來越強大了,我感到無比自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駕駛國產最新型救援直升機,去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胡楊

  在烈焰與洪峰交織的戰場

  在廢墟與危崖對峙的絕境

  他們以衝鋒者的姿態

  一路逆行

  向“火焰藍”致敬!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