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謀發展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列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把“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列為主要目標之一,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一係列戰略部署,這對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開新局,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在實現“人類歷史上非凡的經濟轉型”的同時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
“十四五”時期,篤定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年產量始終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把能源安全作為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電力基礎設施體係,實現了消費增量90%以上由國內自主保障;著眼維護經濟金融大局穩定,完善重大風險處置統籌協調機制,標本兼治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面對圍堵、遏制、打壓,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實踐充分表明,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了重要保障。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未來5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各種不確定難預料風險因素將明顯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全會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提出健全國家安全體係,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係;圍繞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出加快先進戰鬥力建設,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係和能力。認真學習、切實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定能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增強經濟和社會韌性。
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線。這里以“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為例,深化對如何在發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謀發展的理解。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2025年全球安全報告》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無論是中國民眾的安全感還是中國的“法律與秩序指數”排名,都遠超所有的西方大國。平安何以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靠的是制度,靠的是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
從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到“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條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從數智賦能推動治理更加精準高效,到法治護航築牢平安中國基石……“十四五”時期,我國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面向未來,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要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增強維護安全能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保障。
康莊大道並不等于一馬平川。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胸懷“國之大者”、樹立底線思維,把統籌發展和安全貫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我們一定能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