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經濟觀察)引領全球增長 亞太攜手育新機

2025-10-29 20: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尹倩蕓)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在韓國舉行,外界期待通過此次會議凝聚共識,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

  會議前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顯示,盡管面臨多重衝擊,今年上半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速仍超出預期。亞洲仍將是全球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今明兩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約為60%。這表明在地緣政治衝突、貿易保護主義等現實挑戰增多之際,亞太地區仍具備發展韌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力得益于區域內絕大部分經濟體堅持開放理念,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時,該地區在很多產業領域位居世界前列,對全球產供鏈的支撐作用正不斷增強。

  多年來,亞太地區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並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數據顯示,目前亞太地區經濟在全球佔比超六成,貿易佔比近半,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七成。周密認為,區域內開放的合作模式,為資源有效配置和要素自由流動創造了良好條件。

  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這一理念在亞太地區也得以充分體現。

  當地時間10月28日,中國與東盟正式簽署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未來雙方將持續擴大市場開放,進一步提升貿易合作水平。從1.0版到3.0版,自貿區的不斷升級,清晰勾勒區域經濟合作持續深化的發展軌跡。

  周密提到,同處于亞太地區,中國和東盟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具有重要示范意義。這種深度合作一方面能夠有效緩解地區面臨的保護主義等衝擊,另一方面也將吸引區域內更多經濟體建立更為緊密的經貿聯係,將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

  不僅如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機制的支持下,亞太成員間的經貿合作網絡日益擴大,形成了穩定和可持續的產業鏈供應鏈關係。有分析指出,這些成果正為亞太地區經濟增長注入活力,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水平發展。

  在專家看來,不斷深化的區域一體化合作,不僅有利于區域內成員整合資源優勢,實現互利共贏,還能通過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產業鏈與價值鏈深度融合,創造更為穩定、高效的發展環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指出,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頭仍在上升,增長潛力持續釋放。未來,這些經濟體借助區域力量深化合作,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周密則表示,亞太地區各經濟體發展仍具有較大差異性,各方發展目標和理念多元。未來應以發展為支撐,尋求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模式,從而提升地區整體經濟發展質量。(完)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