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接續奮鬥,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2025-10-25 09:58: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明確了方向和路徑,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接續奮鬥,這是新徵程上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

  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偉大歷史主動精神,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兩大奇跡”新篇章,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實現良好開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舉行,對未來5年發展作出係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正是對全國上下乘著不可阻擋的復興大勢、朝著宏偉目標矢志不渝奮鬥的有力動員。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外國領導人對我說,中國有一大優勢,你們總是制定各種規劃,而且各種規劃總是能實現。”“十四五”時期,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總量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在新的起點上開啟新的進發,其時已至,其勢已成。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研究“十五五”規劃建議問題,正是要積勢蓄勢謀勢,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保持團結統一和強大戰鬥力、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兩個確立”對于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號召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共同奮鬥,體現了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主動,彰顯了中國人民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自信。

  在黨的二十大作出的“兩步走”戰略安排中,“十五五”時期地位重要。這次全會作出重大判斷:“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時期是第一個五年,已經打下堅實基礎,實現良好開局。“十五五”時期是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從這個基本定位出發謀劃部署“十五五”時期發展,全會提出了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主要目標、戰略任務,既同“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理念和思路保持連續性,又準確把握未來5年我國發展大勢,符合實際、具有前瞻性。抓住這個重要時間窗口,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能為如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全會指出,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越要善于把握大勢,積極識變應變求變。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係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要胸懷“兩個大局”,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是全黨全國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