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十五五”規劃建議:新藍圖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多家外媒關注,認為此次會議為中國未來五年的高質量發展明確方向,體現中國推動現代化建設的政策延續性,也將為國際合作提供參考。
《今日巴基斯坦》報道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報道援引觀察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會議的召開象徵著中國進入治理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經濟更加充滿活力的新階段。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不僅明確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為國際合作提供參考。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將構成中國下一份五年規劃的基礎,這一藍圖將引領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26年至2030年的發展。報道援引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專家尼爾·托馬斯的觀點稱,中國的五年規劃明確國家希望實現的目標,指明發展方向,“無論是在恢復民族自豪感方面,還是在確立世界大國地位方面,中國都做到了。”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也指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制定未來五年的經濟戰略,這一決定具有重要的全球意義。
外媒分析普遍指出,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反映出中國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戰略定力與政策延續性。
英國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在接受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正值全球環境“動蕩不安”之時,“十五五”規劃建議將為中國經濟指明重要方向和目標。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伯特·霍夫曼的觀點稱,“十五五”規劃建議具有延續性,“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事情,動蕩不安,但中國仍在繼續實施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計劃。”
此外,科技創新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等關鍵詞也是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半島電視臺、《印度教徒報》以及拉丁美洲通訊社均注意到,“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是中國“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美聯社援引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的觀點報道稱,中國正在進一步推動科技自立、收入再分配以及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二十屆四中全會將“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放在“十五五”時期發展目標首位,公報10次提及高質量發展,釋放強烈政策信號。受訪學者指出,中國接下來將從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核心的增長模式,逐步邁向以民生福祉和人民體感為導向的發展路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