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
徵求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意見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
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錨定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深刻把握國際國內形勢,扎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穩步推進共同富裕,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無黨派人士代表郭雷先後發言。他們高度評價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讚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考慮,並就擴大內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建設、強化創新鏈產業鏈和消費鏈協同、促進共同富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保障能源和糧食安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是中共中央研究重大問題、制定重要文件的一貫做法和優良傳統。為做好建議稿起草工作,中共中央組織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面向全社會開展了網絡徵求意見活動。
習近平強調,“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要對照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要求,科學確定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的戰略任務和思路舉措。要聚焦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要統籌謀劃“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項任務,形成發展合力、增強綜合效應。
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要密切跟蹤、精準研判國際形勢,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牢牢把握戰略主動。無論外部環境怎麼變化,都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強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妥善防范化解風險,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韌性。
習近平強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在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上努力攻關。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並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
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採取更多可感可及的具體舉措,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社保、住房、醫療、養老、托幼等方面的需求。
習近平希望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發揮密切聯係社會各界的優勢,繼續就“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及時向中共中央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王毅、劉國中、李幹傑、李書磊、李鴻忠、何立峰、張又俠、張國清、陳文清、吳政隆、諶貽琴、穆虹、姜信治,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出席座談會的黨外人士還有邵鴻、何報翔、王光謙、秦博勇、朱永新、楊震和張恩迪、安立佳、張衛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