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西藏生物多樣性 “家底”進一步豐富

2025-10-21 09:53: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
字號

  自2024年3月開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所)科研人員多次組織隊伍赴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陳塘鎮,開展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工作。近日,科研人員在對採集的植物標本進行整理和鑒定過程中取得重大發現,共發現中國植物新記錄1種和西藏植物新記錄6種,進一步豐富了西藏的生物多樣性“家底”。該項調查得到了南京所自有資金支持課題“定結縣陳塘鎮生物多樣性(植物)調查項目”和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定結分局的共同支持。

  據科研人員介紹,發現的中國新記錄為莎草科岩胡子草屬的小穗岩胡子草(Erioscirpus microstachyus),因其穗狀花序酷似白胡須而得名,原記載僅分布于印度,這是首次在我國被觀測到。6種西藏植物新記錄分別是銀果牛奶子(Elaeagnus magna)、揚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多裂碎米薺(Cardamine multijuga)、堇色碎米薺(C. violacea)、長穗柄薹草(Carex longipes)和單性薹草(C. unisexualis),分屬胡頹子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莎草科。其中銀果牛奶子原記錄僅分布于江西、四川等地,是一種可食用的野果資源,因成熟果實上長有銀色鱗片而得名;揚子毛茛廣泛分布于長江(揚子江)中下遊地區;多裂碎米薺和堇色碎米薺原記錄僅分布于雲南省,其中堇色碎米薺花朵碩大呈紫紅色,顏值很高,是一種具有潛在開發價值的觀賞植物。

  陳塘鎮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陳塘溝,這里是著名的“喜馬拉雅五條溝”之一,因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和氣候條件,植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有著“植物王國”美譽,成為我國植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熱點區域。此次發現的7種新記錄植物,不僅更新了我國和西藏植物區係的基礎數據,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資料,更印證了陳塘溝這一特殊區域在物種起源與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是陳塘鎮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的直接體現。(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秦衛華 李中林 席運官)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