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言道|外國領導人對習近平說,“中國有一大優勢”
中新網10月19日電 題:外國領導人對習近平說,“中國有一大優勢”
“有外國領導人對我說,中國有一大優勢,你們總是制定各種規劃,而且各種規劃總是能實現。”
這是202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澳門時談到的一段話。
用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戰略規劃工作。在廈門領導制定《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福州“3820”戰略工程3年、8年、20年目標如期實現,浙江“八八戰略”一以貫之20余年……一個個重要規劃的編制與實施,體現著為政者全盤謀劃的戰略眼光,以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也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密碼”。
從1953年至今,我國共編制實施了14個五年規劃(計劃),主題一以貫之——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個五年規劃,指引並見證著中國從一窮二白到繁榮富強的歷史飛躍。
進入新時代,對于國家五年規劃編制實施,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
2015年,為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總書記親自擔任規劃起草組組長,並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建議獻策。針對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工作,總書記親自批準課題題目,中央委托42家單位組織力量完成31項重大課題研究,形成117份專題研究報告。
2020年,為起草好“十四五”規劃建議,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7場專題座談會,黨中央首次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民眾通過互聯網提出意見建議超過101.8萬條。
2025年,“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規劃蓄勢謀篇。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著眼改革發展大局提出一係列明確要求,為五年規劃科學制定把舵定向。
他強調價值取向:“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他明確關鍵靶點:“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他要求問計于民:“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
……
根據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安排,我國將通過“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個五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可見,“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改革任務,都需要在這五年中加快推進,到2029年完成。
10月20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如何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這次會議備受矚目。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執筆:高萌
|校對:闞楓
|視覺:張艦元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支持